福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为市级规范化学校,高中学校全部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福田推行家庭医生“1+N”一站式签约服务模式,组建“1+X”区域医联体,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体系。
福田积极开展为老服务,形成敬老爱老的优良风气。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福田区前三季度辖区公共预算支出211亿余元,其中,民生项目支出160多亿元,占总体支出的80%。
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区坚持民生至上,在提升公共服务、抓好民生工作方面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和担当,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从推进学位建设、医疗建设,到完善养老服务,一件件群众的切己事、心头事被当作福田区的大事重点推进,使得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群众,一幅美好生活的民生图景正在福田徐徐展开。
加速推进学位建设
提升优质教育水平
对于深圳中心城区的福田区而言,打造与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相匹配的教育,为市民提供更多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一项重大课题。
致力于打造教育强区的福田区,优质教育资源集聚,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为市级规范化学校,高中学校全部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获评国家“基础教育国际化综合示范实验区”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拥有深圳实验学校、深圳市外国语学校、深圳市高级中学、荔园小学、荔园外国语小学、园岭小学等一批名校资源,红岭教育集团、明德实验学校在教育改革中走在前列。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日益增长的需求,近年来,福田区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学位建设,包括全面梳理教育用地,建立用地台账;充分利用城市更新,增加学校用地;合理置换,腾挪空间扩大教育用地,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多学位。今年,福田区通过学校新建及改扩建工程新增学位3000个,通过改造临时校舍、压缩学校功能室、教师办公场地等方式,成功化解了学位缺口。
未来两年,福田计划再增加4所新建学校和14所学校的改扩建项目,十三五期间将完成新建学校10所、改扩建学校28所,增加学位约2.7万个,比原计划翻一番,千方百计做到让每个符合条件的孩子有学上。
福田还开展新校园提升行动,出台《福田区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提升指引(试行)》,从建设规模、功能配置、空间利用、建筑标准等4个方面提出18项提升措施。提出学校项目“拎包入住”的概念,将学校室内装修、设备等全部纳入整体投资,大大缩短了学校投入使用的时间。这一系列举措,为福田提高校园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福田还实施“名校+”战略,通过红岭教育集团、明德实验学校带动孵化一批新的品牌学校。扎实开展城中村学校提质行动,依托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在18所联盟学校中开展“特色品牌学校”创建。
今年6月,“第二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在福田举行,福田区同时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高峰论坛”,打响了福田区在全国STEM教育发展上的影响力。
STEM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以及Mathematics(数学)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组合,因其倡导通过整合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科技理工素养,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的理念而倍受海内外教育界重视。
一直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福田区,成立全省第一个区县级教育科研部门——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20多位专家和名师建成STEM教育智库,设立了17所STEM教育基地学校,教育科研力量培育孵化优质学校,多措并举,从整体上持续提升辖区优质教育水平。
构建优质高效医疗体系
打造医技一流卫生强区
近年来,福田区医改建设进程扎实推进,医疗资源布局持续优化,医疗卫生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健康福田”建设展现出中心城区全新的精神面貌。
福田全面实施《福田区区域医疗卫生规划》,推行家庭医生“1+N”一站式签约服务模式,组建“1+X”区域医联体,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体系。
福田正在努力打造医技一流的卫生强区。与中心城区优质的综合环境相匹配,福田的优质医疗资源丰富,名医诊疗中心和名中医诊疗中心数量为全市最多。近年来,福田区强力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两家大型区属医院分别委托给高水平大学管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创三甲成功,并获评由中国医院竞争力星级认证执行委会认证的“全国首家五星级中医院”。中山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引进中组部“千人计划”等50余名学科带头人及专家。近三年,福田共引进各类医疗卫生人才1345人,获评3个省重点专科、8个市重点专科。
区属医院的硬件条件不断实现跨越式提升,今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新大楼启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新大楼力争年底启用,区妇保院、区二院二期改造工程、区慢病院改造工程加快推进,这些医院工程建成后,将为福田辖区增加3000多张床位,缓解居民看病难问题。
随着福田区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社康在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介绍,2018年,福田区将继续加大社康中心的建设力度,扎实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深化“医养结合”健康服务,通过“家庭医生团队进养老机构、进社区、进家庭”的工作方式,由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住养老人提供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健康管理、上门巡诊、康复护理和家庭病床等基本医疗健康服务。积极推进中医药进社区服务,开展“中医专家下社康”活动。优化社康一站式服务流程,建立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家庭医生服务为主,提供防治结合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加强区域社康中心品牌建设,加大区域社康人员配备力度,全面提升区域社康的综合服务能力。年内力争创建“全国百强社康”2-3家,“优质服务示范社康”3-5家。
构建长者餐饮服务体系
打造社区养老服务品牌
日前,全市首家公办养老机构PPP项目在福田区福利中心正式开业。该项目通过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入万科公司优质的养老运营资源,实现区福利中心社会化、专业化运营,开创了全市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先例。
面对与日俱增的养老压力,福田区全力打造社会认同、群众喜爱的医养结合的都市社区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58处,提供养老床位1332张。根据福田实际,辖区养老机构全部实现社康医生上门服务,住养老年人体检率、巡诊率达到100%。今年制定《福田区星光老年之家改造提升工作方案》,通过“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和“星河智善”公益基金“双金”联动,建成一批嵌入式社区“微老栈”。 试点开展养老服务专项公益创投活动,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专业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创新。
几名社工将热乎乎的饭菜装到保温袋里,不断有老人过来取走,一侧的就餐区,几位老人边吃饭边拉家常。这是笔者日前在南园街道南华社区“南园先锋”长者食堂看到的温馨一幕。该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们中午“吃饭难”的问题,也成为老人们交流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平台。
在福田,一个密织的助餐服务网络正在形成。该区正在全力构建长者餐饮服务体系,加快制定《福田区长者食堂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政府主导、行业监督、社会参与”的服务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建设、运营长者食堂,今年新建1家区级及4家社区级长者食堂,目前,全区共已建成19家长者食堂。
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福田区与平安智慧城签署智慧养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着眼于提升各领域的应用服务,开展智慧养老项目的系列合作,助力将福田打造成全国“智慧养老示范城市的标杆”。
这是福田全面探索“互联网+”智慧居家服务的一个侧影。福田正在开展智慧养老试点,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辖区老年人提供集生活、应急、健康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居家服务。开发区养老服务智能平台APP,搭建便捷高效的网络服务和管理平台。
此外,福田积极开展为老服务。充分发挥社会慈善力量,利用“福田区慈善会·星河智善公益基金”购置8台养老福祉车,捐赠给辖区及对口扶贫地区部分养老机构,为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便利优质出行服务。在全市率先开展居家养老补助对象调查、核验工作,为991名居家养老补助对象发放补助金194.7万元。全面推广智慧福田高龄津贴发放APP,引进人脸识别技术,实现网上申请、变更、终止、生存核验;优化老年优待证办理流程,全部实现证件快递送达。为全区9万余名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险,实现全覆盖。
民生微实事
及时解决群众身边小事难事急事
日前,福田区召开2019年民生实事征选会,通过网友征集民生实事建议,12个选题进入初选名单。在实现民生实事“政府配餐”与“百姓点菜”的有效结合的基础上,今年福田区人大在全省率先推出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重大民生项目上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形成了以民生实事票决制为核心、以“项目票决——过程监督——效果票评”为主线的民生实事督办机制。
据了解,今年初福田区人民代表大会共票决选出2018年20件年度民生实事,包括完成4所新建及改扩建学校项目,全面增加学位4200个;对18所城中村品牌学校实施办学品质提升;完成重点品种食品300批次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等。全年进行全程跟踪督办,共组织视察12次,参与人大代表和工委委员207人次,有效推进了新改扩建学校增加学位、重点品种安全抽检、长者食堂建设等一批重点民生实事的落地,进一步提升了监督的刚性,全力促进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年末听取区政府报告20项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对实施效果进行满意度票评,并将结果纳入2018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前三季度,福田区共向各居民社区征集“民生微实事”项目1766个,立项办理1298个,区财政支出1.45亿元,吸引社会资金549万元,及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急事。
近年来,福田分批分次持续推动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今年已全面完成第一阶段500个小区的供水管网改造,同步开展第二阶段640个小区改造申报工作,最终实现辖区居民用水全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今年,福田还开展对147个老旧小区和14个城中村实施电气线路检测、燃气安全检查,推动“一街一车一室”食品安全快检10个街道全覆盖,努力保障社区居民用水、用电、用气及食品安全。
福田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更多民生服务下沉社区,切实增强对居民的直接服务。同时,通过创新机制,优化流程,提升市民办事效率,让群众办事更省力,实现政府服务“不打烊”,打通行政便民“最后一公里”。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出“智慧福田”APP移动门户,打造政务服务“网上超市”,为市民和企业提供15类212项服务,实现98项政务“零跑腿”,依托政府各部门大数据,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定制化”的精准信息推送,高龄津贴待遇变更、大学毕业生落户等内容实现“秒批”,被群众誉为“贴身政府”、“指尖政务大厅”,大大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外,福田区还将持之以恒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积极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持续加大对塔县、罗城、环江、和平“三地四县”的产业扶贫力度和扶志扶智力度,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进一步推动辖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发展和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加快推进智慧福田建设,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笑言 温现青 杨志敏)
新闻推荐
激发读书热情 提升职工人文素质 福田区总工会第十九届“职工读书月”闭幕
“职工读书月”活动丰富多彩,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深圳晚报讯(记者佟艳婷刘敏华)12月7日,持续1个月的福田区总工会第十九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