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的福田中心区。
▲“辉煌新时代”福田中心区灯光表演,照亮了中心区的夜空,也点亮了深圳人的自豪感。
福田水围村变身首个人才公寓。
风景如画的香蜜公园。
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面提升城区综合环境品质,在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全力实现中心城区环境品质的再次蝶变。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城市质量提升之年,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的福田在各方面都力争走在最前列,在坚持环境立区战略,走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之路的基础上,继续建设一批新景观,形成一批新亮点。尤其在城区品质方面,更是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以比肩一流、追求卓越的精神,高位提升园林绿化、景观照明、市容环卫品质,打造了中心区灯光表演等标杆工程,使得中心城区“宜商、宜居、宜业”的环境“红利”和资源价值得到进一步释放。
打造特色灯光夜景 展示国际都会形象
“辉煌新时代”中心区灯光表演,照亮了中心区的夜空,也点亮了深圳人的自豪感。
9月28日晚,“辉煌新时代”深圳中心区灯光表演正式启幕。表演内容分山海之城、改革之窗、创新之都、和谐之境四大篇章,主要以市民中心为核心,以平安大厦为地标,通过中国古典风及波普艺术等不同表现手法和智能管控技术,实现43栋楼宇灯光联动,118万个点光源集体点亮流光溢彩的中心区璀璨夜景,展示深圳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和时尚大气的国际化形象。
灯光表演一经推出,迅速点燃了广大市民期盼已久的热情,随即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央视、人民网等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深圳市民、国内外游客热情高涨,一睹为快。仅国庆黄金周期间,莲花山顶和市民广场观赏区人流已达到112.1万人次,国庆“十一”当晚,达到峰值21.8万人次。深圳人的朋友圈里,“自豪”、“骄傲”、“幸福”等成为了高频词……
40年辉煌历史,华彩乐章,璀璨夺目。一场美轮美奂的灯光表演,是送给市民的一场光影视觉盛宴,更是献给新中国成立69周年的“精彩大礼”。
“福田中心区的夜景太美,美到让人窒息。工作生活在这里,天天能够享受视觉盛宴。”
雄伟挺拔的平安大厦,大气磅礴的市民广场,人潮如织的福田口岸,川流不息的深南大道水晶岛,皓若星辰的蒲公英灯饰……今年以来,许多市民惊喜地发现,身边的这片栖息之地,已悄然被别具匠心的灯光所扮靓,进一步焕发出国际化、现代化的气息。
福田作为深圳的窗口,城市夜景是展示中心城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福田区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定位,以“一核三带多片区”的空间框架,高标准启动景观照明工程。
在线上重点围绕深南、滨河滨海、北环大道沿线进行夜景塑造,形成流光溢彩的灯光长廊;在点上重点打造福田中心区核心夜景区,统筹中心区夜景照明的整体性、协调性及地标性,营造深圳夜景照明效果的制高点;对重点商业区、主题公园、福田高铁站、地铁出入口等重要节点片区进行灯光亮化,量身打造具有区域性和标志性的特色灯光夜景,展现福田“白天时尚大气、夜晚精致璀璨”的中心区形象。
聚焦绿化品质提升 擦亮中心花城名片
“都市的高楼大厦间,它给你一片宁静天地,忘掉工作压力,忘掉思乡情,享受心的安宁……”日前,市民欧阳格雷在朋友圈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段文字。
占地面积达42万平方米的香蜜公园,设计建造之初,就立足于对标世界一流的标准,并开创了“开门问计”汲取民意最大公约数、并以法治思维建设公园的先河。作为集生态、人文、休闲、婚庆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大型市政公园,其以海绵城市的建园理念、甜蜜浪漫的特色主题、诗意栖居的生态空间、独树一帜的空中栈道,从深圳上千公园中脱颖而出,开园后迅速成为“公园界”的“网红”,日均接待市民和游客约1.5万人次,最高峰达8.5万人次。
建设亮点之一的中部空中栈道,最高处达8.8米,在这里,可以俯瞰整片荔枝林,在这里行走,人所要做的,只是忘却烦恼,深呼吸。栈道的一头连接着自然展览厅,在其顶楼,凭栏远眺深圳中心区,蓝天白云,高楼林立,美不胜收。
如今,市民游客闻风而至,蜜蜂寻香而来。登上公园的中部栈道,只见大片大片金黄的荔枝花尽收眼底,这般繁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情景,也让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满心欢喜。
香蜜公园,是福田倾力打造的“经典之作”,也是 辖区众多精品公园的一个精彩缩影。
今年以来,福田区以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和“世界著名花城”为目标,以城市管理质量提升为主线,强力提升园林绿化、景观照明、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等工作质量,打造了中心区灯光表演等标杆工程,中心区公共空间品质持续提升。
完成《深圳市福田区著名花城建设路径研究》编制,为打造中心特色花城提供战略支撑。高品质开展金城、景蜜、诗书礼乐、植物学大会纪念园等13个特色公园建设。其中,翰岭公园已完工;植物学大会纪念园10月底进场施工;金城生态体育公园预计年底完成主体建设;景蜜等10个公园计划年底完工。
高标准推进10个花漾街区、20个街心及3条特色花卉景观大道建设,营造中心区多彩花境;加快推进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绿化提升项目,福田口岸等16个重要节点全面启动绿化品质提升工作。对环平安金融中心1.5公里范围内41栋楼宇建筑屋面进行美化,打造平安金融中心凌空飘带。2018年预计新增立体绿化80000平方米。
绽放中心区生态颜值 尽显一流综合品质
不求一季繁华,坐爱四季精美。福田作为深圳的金融、行政、文化、商务中心,面积78.66平方公里,辖区居民160万人,以不到全市4%的土地贡献了全市近20%的GDP,人均GDP超4.3万美元。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国际化持续凸显,福田的宜居宜业功能也同样得到持续强化。
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和城市会客厅,福田坐拥皇岗、福田两大口岸以及目前亚洲最大地下火车站福田高铁站,七条地铁线在这里贯穿。深圳图书馆、深圳音乐厅、深圳博物馆、深圳科学馆、深圳体育场、少年宫,主要大型公共文体场所几乎都坐落于此。除此之外,福田还是名副其实的“百园之区”,现拥有119个公园,150公里绿道,城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3%,是全国首个被授予“国家生态区”的中心区。这里还拥有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红树林湿地——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栖息鸟类180多种。
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一直以来,福田区突出多样性建设。创新推进立体绿化建设,打破空间约束,发展屋顶、桥体、墙面等多形式、多样性立体绿化建设。目前,广深港高铁福田站绿化提升工程也在全力推进当中,该项目以广、深、港三地市花为基础,运用世界一流立体绿化技术,将广深港高铁福田站打造成为植物学大会立体绿化示范点和深圳标志性绿化景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福田CBD未来将出现一条“空中连廊”,在空中连接各写字楼、商场等,梅林山、笔架山、中心公园、福田河,成为国内绝无仅有的空中休闲运动廊带。
友好的人车分离,行人可以自由漫步于城市空间,同时提高车行交通效率,实现车行和步行系统的和谐。同时,空中连廊将行人的视线提高,空间导视更直观,既便于行人辨别方向,又可欣赏城市风景。
未来即将进入建设阶段的中心区空中连廊立体步行系统为市民展现的,是一幅“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地上花开花谢;观万家灯火广厦,感世间笑语欢歌”的美好画卷。
着力市容品质提升 塑造干净整洁城区环境
绣花之功成就品质,上佳品质馈飨市民。今年来,福田区立足精细管理、改革创新和严格执法,持续提升城区环境卫生水平,全力塑造中心区干净整洁风貌。
启动最严环卫考核。主动向市容顽疾“亮剑”,对14家清扫保洁企业罚处341万元,同比增长531%,严罚重惩工作不到位、不达标问题,倒逼市场主体提高重视,提升环卫作业质量。
强力推进厕所革命。面向全国征集15套艺术升级改造方案用于中心区10座市级公厕示范点建设;完成76座社会公厕升级改造,完成率达100%;启动61座垃圾转运站和51座独立公厕改造升级,12月底前完成11个垃圾站及47个厕所改造。
提升环卫设施水平。率先建成全市首个智能地埋式垃圾收集点,杜绝传统垃圾收集点“脏、乱、差、臭”问题;更换全区集贸市场垃圾桶600个;完成660升智能垃圾回收箱设计,实现自动开关门、红外线感应垃圾量等功能;全区市政垃圾站全面采用钩臂式垃圾压缩机箱,垃圾清运工作更加标准化。
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持续推进八大类生活垃圾分流处理工作,1-10月份,全区累计减少垃圾填埋量约8.2万吨,同比提高168%,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效果显著;年花年橘累计回收约63万盆,位居全市第一;打造“侨香村垃圾分类2.0模式”,居民参与率超过70%,作为样板在全市123个小区进行推广。
打造标准化管理体系。编制《福田城市管理标准化规范指引(初稿)》,涵盖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园林绿化等专项领域的工作标准,形成一体化的标准化框架体系与标准化管理流程循环链体系,实现城市管理标准的全覆盖,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标尺。
发挥路长制综合效用。深入实施《福田区道路综合环境“行走福田”工作方案》,原路长挂点“以线为主”扩大到点、线、面结合,将挂点道路周边范围纳入管理范围。1-10月份,各路长共组织“行走福田”121次、“回头看”39次,督办解决各类市容环境问题711宗。
重点整治“短板”问题 树宜居宜业新示范
“河水清了,臭味没了,鱼儿鸟儿回来了,我们也愿意来这里走一走了。”日前,望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福田河,在此散步的市民刘先生这样感叹道。
据了解,福田区的水质提升工程主要采用的是微纳米曝气技术和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实施黑臭段原位生态修复,从底层开始构建完整、良性的生态系统,在提升水质的同时增强福田河本身的自净能力。经过整治后,福田河登上了广东省黑臭水体整治光荣榜,此间变化,更是得到了市民的频频点赞。
同样得到市民首肯的还有南园巴登片区。
福田南园街道巴登片区,辖区“四旧”建筑(旧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多)、商贸娱乐场所多,是深圳人口密度最大的片区。城中村里老旧住宅林立,外来人口流动大等客观因素,长期是城市管理治理的难题。
今年7月,南园街道启动城中村综合整治百日行动,聚焦城中村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顽疾,全面整治巴登村难点、痛点问题,推动辖区市容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昔日的脏乱差现象大幅减少,街区面貌焕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是“白净美”,不得不“宅”在屋里的居民开始走上街遛弯,安全感、归属感、满意度均大幅提升。
近年来,围绕“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加快建设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的总体部署,福田区对多个城中村及老旧住宅区实施了多番环境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具体涉及完善村内给排水、消防管道、监控系统、强电、巷道路面、屋顶绿化等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完善相关功能,统一梳理周边市政环境,提升整体空间环境。
城市中心的老街区,现代文明下的古村落。在不推倒重来的前提下,通过全面提升整体空间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福田区打造的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典范,正呈现出新的面貌和亮点,并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示范村。
在“十三五”规划中,福田区对14个城中村和若干老住宅区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总投资规模约20亿元,致力为居住在城中村和老住宅区的居民,提供一个宜居、宜业、安全、舒适、具有人文气息的居住环境。
(福明 温现青 杨志敏)
新闻推荐
“健心行动”深圳福田区启动会现场。晶报讯(记者范劭华通讯员刘琤琤/文、图)12月9日,由福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主办、福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