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高校航拍
塘朗社区党委与清华、深大、深职院携手,进行红创空间创业团队培育,目前引入创业团队7个。
桃源街道开展红色导师进社区活动——听老爷爷讲革命故事。
大学城社区与北大共建“国际友人之家”,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带头先锋,基层党建是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阵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更是城市工作的重心和城市基层战斗力的来源。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对基层治理的引领,首先必须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建设。
《桃源街道党的建设三年行动规划》(2020—2022)(下称《规划》)精彩“亮相”,成为深圳首个街道级党的建设专题行动规划,成为南山区《建党百年南山区创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先锋区规划》首个街道级“施工图”。
桃源街道位于南山区东北部,面积35平方公里,辖12个社区。近年来,桃源街道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为统领,以公共社区、产业园区、高校校区 “三区融合”为主线,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战略发展的先发区、智核区为依托,不断做实、做细、做精区域化党建工作,全面提高基层治理水平,为建设“国际化创新型人文生态街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勾勒三年党建三步走时间和目标“路径”
建成“三区融合、三创驱动、三化共治”治理格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圳市关于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标准+”模式的意见》、《建党百年南山区创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先锋区规划》,为基层党建如何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做好这一《规划》,桃源街道组成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人大工委主任为副组长,党群工作部、综合事务部、各社区党委及第三方专业机构等为成员共20人的专题调研组,历时半年,深入辖区公共社区、产业园区和高校校区精准调研,收集基层党建一手党建料,征求校区、园区和社区居民意见,整理基层党建经验,征集专家意见和建议,力求使规划“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客观真实地体现桃源特色。
《规划》提出,桃源街道要以中央、省、市 、区上述要求为指导,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构建由点到面,形成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制度体系,强化“三区融合”,高质量创建“国际化创新型人文生态街区”。
《规划》确立了五大基本原则,即坚持政治统领、坚持组织引、坚持宗旨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融合共治。总体目标是使街道成为全区党的建设质量引领者,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党建阵地、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工作业绩,形成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将街道建成“国际化创新型人文生态街区”。三年的主要任务是做政治建设的引领者、做思想建设的引领者、做队伍建设的引领者、做组织建设的引领者、做党建推动“三区融合”的引领者、做政风肃纪的引领者。
《规划》勾勒了达到上述目标“三步走”的时间和目标“路径”。2020年为系统建设年,目标是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系统建设党组织对各类基层组织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探索“三区融合、三创驱动、三化共治”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
2021年为质量提升年,目标任务是推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升、在全区走在前列,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整体建设;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条块结合二级联动体系,提高基层党建整体质量,构建“三区融合、三创驱动、三化共治”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
2022年是制度完善年,目标是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推动党的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加强化,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全面形成“三区融合、三创驱动、三化共治”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带头作用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桃源街道的事,关键在街道党工委。基层党组织坚强领导,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
《规划》把做政治建设的引领者提到首位。明确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融入各项工作。要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全面从严治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对基层治理的引领,首先必须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桥头堡,必须确保街道社区党组织协调、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必须注重对街道社区党组织党员的教育引导,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发挥其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带头作用。
《规划》提出建立基层党组织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责任制;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按照上级组织要求建立一整套民主、科学、透明的党工委议事决策和监督体系,提高街道党工委统揽全局的能力。
基层工作好坏,要看基层干部状态;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人,党员干部是关键。《规划》提出,要做思想建设的引领者,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主要措施包括坚持街道领导带头,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每年参加党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少于2次,至少讲1次党课;要以街道、社区两级“书记下午茶”作为街道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式,形成街道党的思想建设品牌项目等。
《规划》提出,基层党组织要做队伍建设的引领者。培育讲政治有素质、起作用、促发展等七类领头人队伍。主要措施包括实施专业干部储备计划,实施“旗帜计划”,建设“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培育“明星书记”;构建“街道干部+智库专家”的导师制,一对一培养社区“头雁”,实施“燎原计划”培育优秀社区工作者队伍和党员队伍。
做组织建设的引领者
着力打造城市基层党建“桃源品牌”
基层社会治理不能离开基层党组织的参与和引导,社会治理的举措延伸到哪里,基层党组织就要出现在哪里,这是新时代对于基层党建提出的新任务。
《规划》提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着力打造城市基层党建“桃源品牌”。
在实施机关党建“提升工程”方面,建立“双向约谈”制度,突出政治标准,每年开展发展党员工作专项检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行“党员示范科室”“党员示范岗”等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互联网+党建”在教育培训、宣传引导、党员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实现党建的精准化、信息化、人文化和科学化。
在实施社区党建“品质工程”方面,推行“党建+”模式,不断拓展和构建“开放型”党建服务体系,实现党建工作对社区治理全面领导。强化支部建设,每年12月对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推动落实党员干部直接服务群众、“两代表一委员”驻点社区。发掘身边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建立“五老讲师团”。高标准举办深圳大学城“桃源杯”半程马拉松比赛,高质量打造街道级全国样板公共图书馆+书吧,建设“城市书房”,高规格举办西丽湖国际艺术节等,增强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
在实施两新组织党建“特色工程”方面,要着力开展智园党建工作全覆盖,把智园党委打造成服务企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坚强堡垒,成为南山党建服务企业的典范。以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加大组建力度,进一步完善“组织网”。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先锋工程”,坚持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确保社会组织政治方向正确等。
做党建推动“三区融合”发展的引领者
培育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基层党建品牌
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最前列,是深圳推进基层治理改革的目标。
与其他街道不同,南山区桃源街道辖区有清华、北大、哈工大等高等院校校区,又有智园、智谷、云谷等高科技园区,还有6个农城化社区和6个纯居民社区,公共社区、产业园区、高校校区三区特色明显,智力资源丰富,资源集聚。
《规划》提出,要以基层党建推进“三区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具有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基层党建品牌,不断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互联互动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为探索形成党建促进“三区融合”发展提供经验。
《规划》明确要建成“三区融合”发展的人文生态街区。要制定“三区融合”战略发展行动计划,厘清公共社区、产业园区、高校校区的问题、需求和资源,形成高质量的解决方案,逐项落实,逐步推进;加强党建带群团建设工作,建立校区+园区共青团联盟,发挥共青团的先锋带动作用,实施“大团建”,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对园区企业工会、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指导。全面落实《“三区融合”联席会议制度》,每2个月举行一次例会,搭建平台、解决问题、促成合作。最大力度推动三区资源融合、优势互补,推动“三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联、信息互通,助力“三区”产学研用落地等,形成完善的、可持续发展、可借鉴复制推广的“三区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独具桃源特色和良好示范引领效应的人文生态街区。
《规划》提出,要建成“三区融合”发展的党群服务阵地群。建好1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党建活动、为民服务、教育培训、协商议事、文化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阵地;建好1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探索研究党群服务中心的管理标准和细则,将文化设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等纳入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一批有形、优质、有效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好“N”个党群服务站,3年内建成40个党群服务站,形成“1+1+12+N”的独具街道特色的党群服务“阵地群”。
校区是城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园区是提供创新创业和就业的基地,社区是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的公共空间。《规划》提出,要建成“三区融合”发展的“三中心一平台”。
具体内容包括对标国际先进,进一步提升城区品质,建成“国际创新人才服务中心”,将其建设成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人才服务平台;要建成“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心”,在智园崇文园区,以企业、高校需求为导向,引入高科技企业运营,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推动高校、企业的成果转化和技术要素流动,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世界一流科教城;要建成“三区融合促进中心”,充分发挥校区、园区、社区资源优势,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使其成为推动南山区“三区融合”的实体化平台和产学研用落地的科教基地;要建好“西丽湖大讲堂”平台,利用校园、园区等充足的人才资源,交流高端信息,促进改革发展,培育创新文化,服务街区建设。
《规划》提出,要建成“三区融合”发展的“结构共治”社区共同体,具体措施包括落实“党建+社区居委会”“党建+业委会”“党建+社区社会组织”3项计划,率先探索社会化的PPP运营模式, 购买第三方专业机构作为运营主体。打造优质“精品特色社区”,推动优质精品特色社区高质量全覆盖。
晋代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世人描绘一个芳草鲜美、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南山北部片区,一个崭新的桃源,正展示一个真实世界诗意地栖居的桃花源!
各界评说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主任、教授王玉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基层党建工作涉及面广,头绪繁多,没有清晰的“设计效果图”和明确的“施工路线图”,是无法有序推进的。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党工委制定的《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就是这样一份严谨的“设计效果图”和“施工路线图”。
《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体现了普通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党建布局作了新的安排。一方面,桃源党工委的《行动计划》正是以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总体框架来展开和布局的,这充分体现了南山区桃源街道党工委高度的政治站位,始终把工作纳入党中央、省、市的工作布局当中来思考;另一方面,该《行动计划》充分结合南山区的区位优势和桃源街道的自身特点来谋划基层党建工作,充分体现了个性与特殊性。比如“三区融合”发展目标设定,既“接地气”,又体现了自身的创造,且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章法严谨、思路缜密、循序实施,一定能够达成预期效果,为南山区桃源街道工作新局面的全方位开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南山区委党校原调研员梁宏
桃源街道党工委制定的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规划,作为街道基层组织,专门制订党建行动规划,是一种突破;从内容来看,规划对今后三年党建行动做了一个系统化布局,可以提高基层党建质量;这个规划是一个行动规范,为今后3年党建提供了路线图、确定了实施时间表。
这个规划有高度,突出了政治性,表明街道党工委的主业意识,把抓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这个规划有信度,讲清楚了党建要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这个规划有效度,通过广泛调研,摸清实情、出实招,有针对性对今后党建作出制度性安排,时间、任务清单明明白白。
智园党委书记张静仪
从街道的党建三年行动规划能看得出街道党工委对园区党建工作的重视,“三区融合”区域化党建特色是创新党建工作的有益尝试,也是巩固深化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契机,更是“三区”面向未来、携手共进、协力共赢的有力举措。智园党委将以继续发挥在“三区融合”战略发展中的平台优势,为园区企业与高校、社区创新合作搭建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动,帮助园区企业与高校、社区实现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有效搭建“三区”合作桥梁,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新闻推荐
南山新出台自主创新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单个项目最高扶持1000万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王慧琼)记者昨天从南山区政府获悉,南山区新出台了《自主创新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包括“1+6”(1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