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庞敏盈) 11月13日,在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图书馆,知名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博士刘洋为爱好科幻的同学们带来了《科幻小说的阅读与写作》讲座,师生席地而坐,沉浸在小说的奇妙世界中。这场讲座是“成长路上,你我同行”深学APP走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前不久,活动还走进了南山区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儿童文学作家孙立遐给师生们开讲《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故事吧》。
假设外星人存在,他们在哪儿
刘洋介绍,中国出版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月界旅行》,鲁迅根据日本翻译家井上勤的译本重译,于1903年10月在日本东京进化社出版了中文版本,后引进中国。
随即,刘洋老师针对当下科幻作品中经常涉及到的时间旅行、外星生命、人工智能等话题,抛出了著名的费米悖论——宇宙显著的尺度和年龄意味着高等地外文明应该存在;假设外星人是存在的,那么他们早该来到地球了,他们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激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纷纷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外星人看来,地球上的人类只不过是一种圈养的动物,他们根本不感兴趣。”“他们生活在虚拟的世界。我们看不到他,他也看不到我们。”
刘洋总结道,科幻创作可以有很多假想,但一个好的科幻作品,一定会对假想给予逻辑或原理说明,要避免毫无根据地随意发挥。
如果记忆可删除,会产生什么影响
科幻需要依靠推演,推演就是尽情打开想象思维、逻辑思维。刘洋说,推演是科幻小说创作的关键。在现场,他和同学们来了一次“推演实战”——如果记忆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进行定向删除,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有同学说,如果记忆可以删除,那么电影院只需放映同一部影片即可,因为之前看过该部电影的记忆已经被删除,大脑是空白的。还有同学说,如果坏人实施犯罪行为时被人看到,目击者的记忆被删除了,也就无法找到目击证人了,坏人可以为所欲为。有同学认为,如果记忆被删除了,这个世界就乱套了,我们谁也不认识谁。
同学们争相举手发言,同一个问题,引发了一个又一个不同场景和后果的推演。而推演的技巧,也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理解。
如何训练科幻思维?
那么我们平时如何训练自己的科幻思维,如何创作出精彩的科幻作品?刘洋老师建议,同学们不妨从身边熟悉的景物入手,由三个方面切入:异化日常事物,改写历史经典,构造奇异生物。这也是目前适合青少年写作的三个创新方向。多写、多看,从阅读中激发创意,从写作中积累经验。刘洋老师结合自己的经历,寄语同学们从小开始热爱科幻,写出精品、写出佳作。
“听了刘洋老师的这堂讲座,收获很大。”六(5)班的马中骏同学说,他是一个科幻迷,之前看过刘老师的《完美末日》《蜂巢》,自己也写了几篇两三千字的科幻作品,接下来会结合今天的讲座,按照刘老师的建议去尝试异化身边的日常事务。
据悉,深学APP积极响应深圳首个科普月、深圳读书月、深圳创意十二月等活动,稍后还将邀请动物园专家、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科幻文学作家、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走进校园。
新闻推荐
艺术氛围浓厚适合拍照,但仿佛迷宫难觅出口南都试客团打卡深业上城,从商业氛围体验等四大维度进行测评
南都试客团打卡深业上城,从商业氛围体验等四大维度进行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