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圳 今日福田 今日罗湖 今日南山 今日盐田 今日宝安 今日龙岗 今日龙华 今日坪山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今日罗湖 > 正文

走进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在盛世回望 那一年“中华文脉”穿越烽火无恙

来源:宝安日报 2021-04-19 15:10   http://www.kcqsx.com/


1942年初上演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被茅盾称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一场营救,惊心动魄,在不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上千名滞港的文化名人和其他各界人士被营救了出来,为中华民族、为新中国保住了文脉。

说起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就不得不提到坐落在龙华区民治街道白石龙老村1号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该地正是当年大营救事件的发生地。

该纪念馆馆长朱赤表示,当年抗战进行文化名人大营救的路线,是从香港走元朗罗湖线,经青山道口、九华径、荃湾,进入大帽山区,再经落马洲,渡过深圳河,然后翻过梅林坳,到达游击队根据地白石龙村。在大营救事件中,数百位文化名人从香港脱险并隐蔽在山高林密的白石龙村,等待向内地转移……

为了纪念文化名人大营救这段伟大历史,2005年8月,当地政府筹建白石龙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并于当年9月2日正式开馆。2018年,纪念馆经过升级改造后重新开放,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和学习大营救历史的市民,在对历史事件的解说和讲述中,重新把大家带回那段烽火岁月,重温那段红色记忆。

全新升级后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纪念馆,外部面貌更加雄伟壮丽。纪念馆内有文化名人雕塑群、文化名人大营救广场,广场背后的墙壁上还雕刻了文化名人浮雕头像。除此之外,纪念馆设置了一号、二号展厅以及白石龙会议旧址。

其中一号、二号展厅以图文资料、文物展陈和互动多媒体为主,以龙华人文精神、建立抗日武装队伍、文化精英香江蒙难、深入敌后秘密营救、安全护送回到后方和文化精英展才华6个篇章,全面展现历时近200天的文化名人大营救事件。

LED大屏幕,弧形影院、多媒体电子沙盘、动态图文影像触控系统……展厅融入了大量声光电前沿技术,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展陈“严肃、冷漠、沉闷”的印象。观众如果对图文内容感兴趣,还可以扫描电子沙盘上的二维码,把图文下载至手机收藏。

在展厅的一角,设计了当年在香港铜锣湾避风塘驳船码头茅盾夫妇等人准备横渡九龙红磡时的场景,以人偶实景带众人“重回”那惊心动魄、惊险万分的营救时刻。

此外,为了再现著名的“白石龙会议”,在纪念馆白石龙会议旧址内,也用仿真的模型人偶还原了当年尹林平、曾生、王作尧、杨康华等人开会研究部署大营救方案时的场景。

据了解,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是目前岭南地区收藏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史料及文物最多、深圳市唯一的主题性纪念馆,同时也是“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广东省统一战线基地”、“深圳市首批红色旅游景区”、“深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委党校“活动教学点”、“龙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华区党员教育基地”、“龙华区廉政教育基地”。2020年,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深圳仅此一处。龙华新闻记者 袁春燕

新闻推荐

罗湖区携手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 香港高端办学项目将落户罗湖

深圳晚报讯(记者易芬通讯员周冠雄)4月14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举办《关于推进罗湖区落地香港高端办...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走进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 在盛世回望 那一年“中华文脉”穿越烽火无恙)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