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中山 > 中山新闻 > 正文

品味中山侨乡百年传奇

来源:增城日报 2018-09-25 21:42   http://www.kcqsx.com/


中山古建筑

落日余晖中,一座座华侨大屋伫立在中山南区的村落中。氤氲的中西文化交融气息,从这些华侨建筑的丛林中弥漫出来,在每位参观者的心中化作一个个惊叹号。第一次来中山南区的朋友总免不了好奇: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侨房?

其实,从传统的岭南民居,到西洋风格的引入,再到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近现代的华侨大屋有着丰富多样的面孔。

它们不仅彰显了侨乡南区丰厚的人文底蕴,也是中山百年侨史的缩影。一百多年前,来自大洋彼岸的西式建筑文化,就是随着归国华侨的足迹走进此地。

据初步统计,目前南区典型的华侨古宅有两千余间,大多建于民初,今天一起走进中山南区,细细品味侨乡的百年传奇。

沙涌

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马南宝先祖驿、驳从新会县会城金紫街迁居于此。因村旁河涌多沙,故名。

这里的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30%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更有近10%的西洋建筑散落村中。

村内的名胜古迹,除了中国第一间百货公司“先施公司”创办人马应彪为其父马在明所建的大型私人住宅“马公纪念堂”,还有建于民国十年的“宋帝遗址”、“侍郎故里”牌坊、建于清嘉庆年间的镇龙阁等。

恒美

南宋末年,李姓人从新会河塘村恒美里迁此建村,为念故里,以恒美命名。

村落聚落在广珠公路东、西两侧,东侧为恒美,西侧为新村仔,旧房屋九成以上为砖木结构,新房屋九成以上为水泥钢筋结构。

历经岁月变迁,这里仍然保留着一片侨房。

竹秀园

明嘉靖年间(1522~1566),郭秀峰从邻村槎桥迁此建村。因村中翠竹成林,景色秀丽,故名。又因村旁有溪,1953年易名“竹溪”。1963年与毗邻的长溪堡合并,复称竹秀园。

除了中国近代四大百货之ー“永安百货”公司创始人郭氏兄弟为纪念其父郭沛勋所建的沛勋堂,村前“神仙桥”旁“古木棉”也有约三百年的历史。

沙田

沙田地处石岐河以东、梅岭(古称小梅岭)以西之间的冲积平原地带,古为一片汪洋,明代时淤成沙滩。清顺治元年(1644 年),林姓人从隆都安堂(属今大涌镇)迁此建村。因田地是沙质土,故名,沿用至今。

村口的民团碉楼是南区碉楼中最具特色的一座。沙田后门山上的原始生态林内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是南区保留较完整的生态林之一。

北台

元末明初,梁姓人从石头村(古村名,与今沙涌毗连,已废)迁居于此。后有杨姓、林姓、陈姓、郑姓、李姓、黄姓等迁入,成为杂姓聚居地。因村东有北台山,沿用山名至今。

该村座落在广珠公路西侧,呈正方形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亦有不少洋房、华侨古宅等。这里华侨众多,旅居在美国檀香山、澳洲和加拿大等地,是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的故乡。

曹边

曹边村落呈三角形块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也有不少洋房和华侨老宅。

村内名胜古迹包括三百余年树龄的古榕、三百多年前修建的武侯庙、状元及第牌匾等。

马岭

这里地处梅岭与马岭两山丘之间的谷地,沿马岭西坡自北向南建村,宋代已涉人迹,明代建成村。1949年10月后称马岭。这一片区的侨房也别具一格。

风格多样的华侨建筑构成了南区独特的人文气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昔日辉煌一时的侨居布满岁月的痕迹。然而,它们的每一笔颜色、每一处造型、每一个角落,仍埋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期待着我们去整理和续写。(广东旅游)

新闻推荐

中秋假期中山口岸上万人次出入境

本报讯(记者黄凡通讯员陈文星)记者24日从中山边检站获悉,9月22日至24日小长假期间,中山口岸共计验放出入境旅客1.09万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品味中山侨乡百年传奇)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