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中山 > 中山新闻 > 正文

他们三十而立 与中山共成长生于1988年中山建市之年,见证城市发展历程,其中是否也有你的影子?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8-09-28 15:55   http://www.kcqsx.com/
[摘要]生于1988年中山建市之年,见证城市发展历程,其中是否也有你的影子?

讲述

“中山是座简单而幸福的城市,我喜欢中山舒服的步调。”“我在中山看到很多正能量的东西。”“中山的人文文化和经商环境很好,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你对中山这座城市有怎样的看法?你生活在中山有怎样的体验?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中山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2018年,正是中山市建市30周年。而就在1988年,他们在中山出生了。今年,和中山这座城市一起,三十而立。土生土长的他们,回忆各自与中山的故事,这其中是否也有你的影子?

肖像

1

“希望中山继续做一个宜居城市”

生于1988年的慧妍,是土生土长的石岐人。她觉得中山是座简单而幸福的城市,她喜欢中山舒服的步调。看到中山的发展,她说一边是为了发展而高兴,一边也惋惜在成长过程中被淘汰的旧物。“但这就是社会前进的脚步,不因个人的悲喜而改变,所以也就好好适应吧。”

小时候,慧妍上的是莲塘小学,后改名铭诺小学。她记得年少时很容易满足,放学后拿着1块钱零用钱,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盘算着怎么物有所值,跟同学边吃着零食边回家,还要往各种巷子里钻,开辟出不一样的回家路。“那时虽然拥有得很少,但并不影响小孩子的幸福感。”

她印象深刻的是,年少时作为一个观众参与了慈善万人行。那时的万人行是年初七晚上举行,感觉比大年初一还要热闹,还有各种表演和花车。那时流行说让小孩子从舞龙的队伍中钻,说是小孩子钻过了就“生龙活虎”。“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习俗,反正我是钻过的,哈哈。”慧妍笑着说。

念大学时,慧妍离开了中山,她觉得当离开家乡后,才更清楚地看到它的好。毕业后,她回到了中山工作,现在已经8年时间。先后在教育行业和环卫行业从事宣传工作。

这么多年,慧妍觉得,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家用电话的普及,BB机的流行到消失,手机的出现……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但要说到中山的话,应该是大型商场的相继出现,知名品牌的引入,车越来越多,单行的路也跟着多了起来。轻轨诞生了,高铁开通了,深中通道终于要建了,楼价也涨起来了。而作为本土中山人,当然是希望中山越来越好。“其实中山现在已经很好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必要非得跟大城市比,继续做一个宜居城市就好。”

她觉得中山城市一个深刻的变化,就是人力三轮车下线了,有些惋惜。以前有外地的朋友来,总带他们去坐坐,兜兜风,感受一下中山独有的魅力。有时候车走到一些灯光昏黄的路段,就着树影,还真是情调不错。今后她还会继续在中山生活,“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努力跟上社会发展,不要被淘汰,从另一个角度看,也算是和这座城市一同进步吧。”

肖像

2

“希望中山更年轻更有活力”

1988年,阿钻出生于东区沙岗村(当年属于“环城区”),小学念的是沙岗小学,一所村立小学,小学毕业后约三年,沙岗小学与附近的“槎桥小学”合并,成为现在的雍景园小学。

阿钻回忆,弟弟出生的1992年,由于要配合当时城市东移,沙岗村的农田逐渐改了用途,城桂路、博爱路的沙岗立交桥等一批交通要道拔地而起,而他们也由农业户口转了非农户口。“小时候很羡慕石岐的热闹和繁华,吃和玩都很方便。”

而他对老石岐充满了满满的回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他上学阶段的书包几乎都是在民族路买的,也就是如今的女人街,当年那一带的商业氛围很旺,书包的风格也多,小学的白布鞋(又叫白饭鱼),几乎都在太平路旧工人文化宫对面的鞋店买,便宜质量也OK。他对岐江桥印象深刻,因为桥上闭合的铁板。小时候,到了妈妈的生日,爸爸就会带着一家人去富华吃饭,当时最喜欢吃乳鸽还有日本豆腐。

有一年,父亲鼓励他把过年红包200元捐给慈善万人行。当晚就打通了捐款热线,当时善款的名字会在电视屏幕下方滚动播放。第二天去到学校,校长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看到我的名字了,“还挺骄傲的。”阿钻说。他还参加了1994年的小榄甲戌菊花大会,当时是搭公交去的,走了足足一天。“当时大人跟我说,小榄菊花会是六十年一次的,我当时就在幻想自己67岁再来小榄菊花会的场景。”

大学时期,阿钻去了太原读书。他很想念中山的好空气,毕业后顺理成章回来中山工作,现已过去8年了。阿钻表示,与年少时相比,中山城市建设进步不少。比如,小时候,城区恐怕只有紫马岭、人工湖两个比较好玩的公园,而现在的亲子场所比当年多了很多。

阿钻说,对于中山城市精神“博爱、创新、包容、和谐”,自己最有感触的是博爱和包容。他谈起读小学时,班里的外地人还挺多,有10多个同学的父母亲从各地来到新安村垃圾场捡垃圾。阿钻经常受邀到她们的房子里玩,“她们的房子很破,真的是随便搭个临时的棚屋,生活条件很艰苦,有的家里没有通电,但是不妨碍大家做朋友。”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阿钻说今后依旧会在中山,在中山看到很多正能量的东西,中山人相对来说挺平和。他希望中山能创造更多适合激发年轻人创新活力的政策和环境。希望这座城市年轻一点,有活力一点,多一点有创意的,新奇好玩的东西。

肖像

3

“把家族企业一代代传承下去”

1988年出生于石岐区基边村的余俊锋,现在是中山市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理事、大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身上有着“富二代”标签的他,24岁开始继承家业,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他认为“富二代”意味着很多责任与担当,如果不努力,只会“富不过三代”。

余俊锋小学在石岐区员峰小学就读。他记得那时过春节会到中恳百货购物,还记得富丽餐厅的西餐,因为每到期末考,父亲就会说只要考好了就可以去吃一顿,这也是他小时候的憧憬。

大学期间,余俊锋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求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了一年才回到中山,现已7年时间。“那时候父辈企业需要发展,我感觉到了使命感,所以回来了。中山的人文文化和经商环境很好,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在自家公司,从业务经理助理开始做起。当时24岁的他,很多东西都不懂,才发现当老板并不轻松;还曾犯下大错,弄错了合同导致直接损失50万-60万元。幸好父亲告诉他,因为是在爸爸的肩膀上损失的,可以再站起来,如果是自己出来创业打工,一次就打回原点了。

过了一年多,他成为了副总经理,两年后成为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整体事务。他给公司带来了一些新做法,进行办公室架构改革,更新管理系统等。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获得了同事们的认同。

余俊锋说,一开始并不喜欢别人叫他余老板、富二代,到后来慢慢接受了,因为能把原来的企业守住,上去一个新台阶,比创业更有挑战性,而他要把企业一代代传承下去。他觉得,很多人会把一个人的成功归功于幸运以及“靠别人”,却忽视了成功者们自身的努力。“有时候可怕的是富二代比你更努力。”

高中时期,他参与了慈善万人行,“参与过后真的被这氛围深深地感染,到现在参与工作了,每一年只要有时间,我都会跟随协会组织去参加慈善万人行。”余俊锋说,“出来工作后我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到山区帮扶,都能深深体会到中山人的博爱精神。”

“这么多年,我也感受到中山变化很大,正高速地与现代化接轨。”余俊锋表示,“期望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下,中山会更好地融入成为湾区中心最活跃的城市。”

新闻推荐

网络造谣 传谣须严惩

阅读更快更多更详细内容,请扫描二维码■青的蜂“中山一女子公交车上遭猥亵”,这两天,一则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中山市公安局...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他们三十而立 与中山共成长生于1988年中山建市之年,见证城市发展历程,其中是否也有你的影子?)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