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和中秋节是我国强调“合家团圆”的节日。3天中秋节假期太短,老家在外地的市民往往安排在7天国庆节长假探亲或旅游。远行艰辛,勿忘养生,更不应该让新伤、旧患在愉快的节日气氛里“砸场子”。对此,记者采访了不同领域的医护人员,听听他们有何好建议。
记者范展颢通讯员黄琳王蓉
●防病篇
远行不要硬扛,不妨添置腰围
“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颈部、腰部的关节疼痛类疾病,容易在长途远行的过程中诱发或复发。”中山市中医院脊柱科主任严坚强告诉记者,这类疾病的起因包括了长时间坐姿不良、交通工具摇晃颠簸、负重长时间步行等。上述不良行为让人体的脊柱肌肉、韧带等出现撕裂,形成粘连组织,从而刺激炎症的产生。
对此,严坚强给出了4项远行防病建议。
◆受寒容易导致疼痛发作。长假远行,越往北走,天气越寒凉,市民尤其要注意保暖。
◆颈部、腰部疼痛一旦处于急性发作期,一定不能开车;处于缓解期,可添置腰围佩戴好,开车的时间不要长。
◆遇到颠簸路面,降低车速,慢速通过,避免急刹车,以免给脊柱和椎间盘带来压力。
◆远行期间,每隔一两个小时下车活动身体,避免肌肉疲劳。
提防意外疾病,莫让假期遗憾
中山市博爱医院的急诊科、儿科医生,分别列举了长假期间容易出现的疾病或意外。
【幼童误服异物】“长假期间,儿童处于"疯玩"状态,误服异物的可能性将增加,3岁至5岁的孩子处于高发年龄段。”市博爱医院小儿消化科医生张泉山指出,孩子吞下的物件“千奇百怪”,包括了纽扣电池、螺丝钉、磁铁帽、药物、家用驱蚊灭虫片剂、硬币、首饰等。
张泉山告诉记者:“最担心孩子吞入有毒药物、电池化学品之类的东西,极易发生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
【季节性流感】“长假期间,人员长途迁徙的频率加快,流感病毒也会跟随人们去"旅行"。”市博爱医院急诊科主任崔秀平提醒说,季节性流感容易在幼儿、长者两大群体引发重症。一旦他们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等流感症状,监护人应立即带其就医。
【急性肠胃炎、酒精中毒】“节日聚会,大吃大喝,大量摄入高脂高蛋白食物,容易诱发急性肠胃炎。此外,酒精中毒也处于高发期。”崔秀平告诉记者,成年人应做到节制、清淡饮食,过节期间保持适量运动。
●养生篇
秋收冬藏:秋季养肺有四招
“中医认为,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市中医院心胸外科护师勾云指出,一年四季在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的养生规律,依次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其中,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喝水养肺】勾云表示,养肺的最便捷招数是积极补充水分。秋季天气干燥,人体更容易流失水分,每日喝水量要比其他季节多出500毫升以上,保持肺部与呼吸道的湿润度。
【食疗养肺】勾云指出,秋天进食应侧重养阴生津的食品,包括芝麻、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萝卜、蔬菜等;另一方面,辛辣燥热的食品少吃,进补侧重清补,不可大补。
勾云建议说:“银耳大米粥、莲藕大米粥、山药大米粥、大枣银耳羹,做法简单,适宜在秋天吃。”
【常笑宣肺】勾云告诉记者,经常笑一下,对肺部特别有益。“笑一下,胸肌能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可以消除疲劳、驱除抑郁、解除胸闷、恢复体力。”
据介绍,发自内心的微笑,可使肺气布散全身,使面部、胸部、四肢肌肉群得到充分放松。肺气的下布,还可使肝气平和,从而保持情绪稳定。笑而无声,可使肺气下降与肾气相通,达到强肾的目的。开怀大笑,让肺部吸入足量清气,呼出废气,可加快血液循环,气血调和。
【运动健肺】勾云列举说,秋季的适宜运动,包括散步、体操、气功等。
新闻推荐
既要“高质量”,也要“高颜值”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绿肺”
在“创森”期间,中山共投入造林绿化资金73.8亿元,新造林面积3.7万亩。图为中山市岐江公园。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快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