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是中山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图为神湾镇一养殖户在查看鱼苗的生长情况。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日,《中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方案》(下简称《方案》)出台,提出到2020年,创建1个市级花卉苗木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个市级水产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园区强农的农业产业兴旺新格局。
南方日报记者郭冬冬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此前出台的《中山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其中包括,做强优质水产,调整优化养殖空间布局,发展特色高效现代渔业,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建设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做强精品花木,推进产业发展研究、新品种培育与引进、繁育,提升西北部、东北部和古神公路百里绿色园艺长廊片区,扶持发展小盆栽、鲜切花等居家花卉,打造集科研、生产、交易、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花木之都”。
花卉苗木和水产养殖,已经成为中山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据中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统计,2017年中山市水产养殖产量约33.2万吨,在全省水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淡水养殖产量32.8万吨,占全省淡水养殖产量8.2%,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居第五位;海水养殖面积1200公顷、海水养殖产量4419吨。在花卉苗木方面,以“中国花木之乡”横栏镇为例,镇内花木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连片花木基地超过1万亩。横栏的花木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年产值已经超20亿元。
未来,每个现代农业园区都将围绕一个主导产业进行建设。《方案》提出,依托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将产业园打造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先行区;打造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
鼓励多种经营主体入园创业创新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是关键。《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创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和创业平台,支持农业科技特派员为产业园服务,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先进、现代设施装备配套加速应用的集成区;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在产业园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产业园发展。
除此之外,中山也计划加强产业园与小农户的有机衔接、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供销合作等经营主体,重点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业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搭建一批创业见习平台、创客服务平台,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新型经营主体“双创”的孵化区。
据了解,中山将设立专项资金,对市政府批准创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予以扶持。同时,鼓励镇(区)多渠道加大主导产业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区域,不断完善产业链。
近年来,中山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脆肉鲩、乌鳢、河豚、鳗鲡等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基地。《方案》还提出,将主导产业农产品纳入地方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探索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收入保险试点。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难题,《方案》提出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鼓励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结合职能定位,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鼓励商业银行为新型经营主体开发低息、中长期贷款产品,为龙头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地方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基金,对入园企业予以增信,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大创建支持。
新闻推荐
北风吹,秋天至,医生为你分析 不要轻信美容机构的“护肤新招”
对爱美的人士而言,天生拥有“敏感性皮肤”是烦心事。在中山,到了当下“北风吹,秋天至”,这群可怜人极易出现皮肤发红、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