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林翎、通讯员谭文华报道:9月4日,从中山港码头启航到深圳盐田港的“桥洋1号”驳船,装载水运中转出口货物和内贸货物驶出中山港区,标志着“深中同船货运巴士”业务正式启动。
一直以来,深圳盐田港与中山港之间需进出口及内贸性质的集装箱货物水路集疏转运的市场需求旺盛,航运线路繁忙,但效益却不高。拱北海关积极推广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监管模式,并联合中山市政府及中山航运、外运公司共同打造推出了“深中同船货运巴士”,有效提高驳船满载率,减少码头装卸频次,促进航运效益的大幅提升。
中山港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的小型船舶内外贸集装箱货物不能同船运输,航运企业只能分别安排不同的船舶承运,驳船舱位利用率不高、船舶周转时间较长,货物的快速中转受到较大限制,如今有了同船运输模式,在海关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打破了这种限制。”
“原来要安排2艘驳船往返运输的货物,现在只需要1艘,不仅极大降低客户成本,而且减少船期及滞港塞港状况,提升我们驳船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中山港航运码头负责人说。
中山港海关负责人表示,为支持中山建设,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中山港海关将继续推动“同船运输”业务发展,未来将探索进出口同船运输业务,并将同船运输串联整个中山水运码头,最终实现“多站点、多航线、随上随下”的快速水路运输,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通关便利化和物流一体化建设。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黄艳通讯员吴丽萍彭福祥梁嘉韵)中山一院体检中心全新升级啦!昨日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新体检中心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