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振扬石化码头项目于2018年12月完成项目发改备案,2019年8月完成项目可研报告。永安电厂码头项目于2018年5月完成项目发改备案,2019年5月完成初步布局方案设计,目前项目已进入可研阶段。”9月9日,中海油中山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宇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推进新能源布局产业规划和布局的过程中,水上加气站选址规划进展顺利。通过推动建设绿色航道,中山市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正在开始新的探索。
车辆和船舶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特别是重卡、船舶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更为严重。据陈宇平介绍,经研究和相关实践证明,车辆、船舶使用LNG和电燃料一样,能解决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问题,与同热值的燃油相比,使用LNG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20%,氮氧化物减排80-90%,硫化物基本达到零排放,在环保和经济性上较燃油更具优势。
目前途经中山主要航道(以鸡鸦水道、磨刀门水道、横门水道和小榄水道为主),约有活跃船只7000艘。由于受到新建LNG船舶成本过高、广东省及周边水域船舶LNG加气站建设严重滞后等因素影响,各企业建设LNG船舶的意愿不高,目前,中山籍营运船舶中暂无LNG船。
不过,前期的探索已经展开。根据《广东省内河航道LNG加注站布局规划研究》(征求意见稿)和《中山市辖区水上加油站布点规划(2013-2020)》(征求意见稿)中的水上加气站规划点,进行了水上LNG加气站建站选址,在中山市磨刀门水道、横门水道、鸡鸦水道等西江流域寻找可以合作建站的码头,同时开发船舶天然气客户。2018年5月,中山新能源和中山市港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车船“油改气”的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计划在集装箱拖车油改气、集装箱船舶油改气、加注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多元化合作,并最终选定了广东省永安电厂码头及振扬石化码头两个站点布局规划。
据介绍,永安电力码头项目拟建设一座岸基式LNG水陆两用加注站,设置1台60?天然气储罐,具备车船加注功能,日供气能力为1.8万标方/天。振扬水上加气站项目拟建设一座60?趸船式LNG加注站,岸上设施和趸船通过长引桥式连接,日供气能力为1.8万标方/天。“我们一直在积极地开展前期论证,天然气是公认的未来绿色能源,希望能尽快在船舶得到更多地应用。”陈宇平表示。
相关新闻
新能源车辆推广初见成效
天然气车辆行业经过10年的发展和推广,目前技术成熟安全、站点网络完善。
据了解,清洁新能源在车辆行业的使用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中山市已有1280辆公交车和14辆重卡应用了液化天然气(LNG) ,共有964辆出租车应用了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车辆在经济效益和节能环保方面示范效果十分显著。天然气车辆累计减排二氧化碳约24.89万吨,减排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约16.74万吨。目前,中海油中山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9座天然气加气站的建设,满足公交集团公交车天然气的加气需求,方便市民出行。
为进一步推广液化天然气在物流园区的应用,市政府还出台物流园区配套加气站规划,推动加快全市物流园区的LNG车船推广应用和LNG加气站网络体系建设,逐步打造清洁物流园基地。此外,中山市还将进一步出台对驾校教练车、网约车、运输车等车辆的油改气补贴政策,扩大新能源的应用范围。
本报记者 黄启艳 通讯员 陈萌
新闻推荐
2019“行走的课堂”青少年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引导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本报讯(记者王伟)读万卷立言书,行万里成长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9行走的课堂青少年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