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为了配合中山市正在深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山日报与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推出“追寻红色印记 牢记初心使命”栏目,为你讲述遍布桂山岐水的红色革命故事,让广大党员干部重温那些峥嵘岁月,永远铭记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建立的丰功伟绩,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代代传下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中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多种文化的融合,使得这里易于接受新思想。在孙中山的影响下,不计其数的中山人走上革命的道路,中山成为中国共产党较早活动的地区之一。
1921年,杨匏安(香山县南屏乡北山村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早的53名共产党员之一。1922年下半年,杨匏安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员会代理书记。
1923年5月13日,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进行改组。随后,中共党员、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候补执行委员周其鉴来到香山,奔走于一、四、八、九区宣传革命,指导开展青年运动,成为最早在中山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之一。
1924年8月,中共广东区委派党员梁九(又名梁有善,东乡人)与由杨殷介绍入党的第一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梁桂华、梁功炽,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到香山组织农民运动。为加强对香山农民运动的领导,中共广东区委特派梁复燃(然)来开展工作。稍后,岐山李屋边(今属南朗镇)人李华炤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第二期学习班,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李华炤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身份回到香山组织农民运动。年底,中共党员、车衣工人冯光受组织委派,到香山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共产党员韦健、陈周鉴等亦以农民特派员身份陆续被派到香山工作。
1925年年底,中共中山县支部委员会成立,隶属中共广东区委,支部书记李华炤,党员有冼雄标、卢达云、梁仕坤、梁瑞生(九胜)、梁岐玉、梁发、梁伟民、梁九、陈军凯、严庆瑶、吴兆元等十多人。中共中山支部建立后,成为领导中山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青年运动的核心力量。
1926年年底,中共中山县委成立,李华炤为首任县委书记。随着中共中山组织的建立,中山的工农革命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全县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进而推动了中山地区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国民革命运动在中山地区迅速掀起高潮。
(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新闻推荐
中山实施“粤菜师傅”工程行动计划 今年将评选中山粤菜十大名厨
南方日报讯(记者/雷海泉通讯员/李思宇)10月11日,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实施《中山市实施“粤菜师傅”工程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