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设报讯记者柳时强报道:在珠海市斗门区,由于受市区工业转移、农民向市民转化、农村向城镇转变等因素影响,店铺占道经营影响市容环境秩序的问题,一度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通过创新“门前三包”责任制,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这种现象正在悄然改变,责任商户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大多数商户已经形成默契,愿意为营造更好的家园环境出一把力。
“无规矩不成方圆”。斗门区城管执法局局长管博介绍,从2015年开始,以斗门区办公室的名义,陆续出台了《斗门区“门前三包”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井岸城区朝福路等路段实施严管路管理工作方案》等多项规定,为落实“门前三包”和严管路奠定了基础。
结合“市容管理精细化”目标,斗门区“门前三包”坚持属地为主,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明确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和严管路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为属地镇政府、街道办,责任主体为沿街商户和单位。
各镇街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主动落实主体责任,层层分解工作任务,由属地居委会会同城管中队片区执法人员上门与沿街商户、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商户门前三包的范围和内容,使商户和单位明确自身所要承担的职责,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据了解,目前斗门区各镇政府、街道办已经与商户、单位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4734份。
在实施“门前三包”责任制过程中,斗门区城管执法局因地制宜,实施人性化管理,对于违反“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行为,本着“教育劝导为先”的原则,结合入户宣讲的方法,做好教育劝导,让商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加强对商户违反“门前三包”行为的处罚力度,特别是对于屡教不改的商户,严格按照《珠海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据统计,近三年来,斗门区城管执法局立案处罚占道案件176宗,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4宗。从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每年呈下降趋势,商户自主意识不断加强。
2016年,出台《斗门区“门前三包”责任制考核办法》,每个季度组织一次考评工作,通过各镇街自评和区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现场核查的方式,全区每季度选出文明商户45户,并给予每户500元奖励。对于不按规定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商户,按照法规的规定顶格处罚。奖罚明确,推动整治取得实效。如今,责任商户从不自觉、不配合转化为主动履行和配合“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形成了“以先进带动后进,后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强有力地促进了斗门市容环境的提升。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近日,斗门区农村淘宝明星合伙人陈喜凤受邀参加前往杭州阿里巴巴总部参加阿里巴巴年度颁奖典礼。作为全国农村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