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新闻 香洲新闻 斗门新闻  金湾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斗门新闻  > 正文

113个村居脱掉“脏外衣” 九成户厕完成改造斗门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争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020年年底前,建设一批省定特色精品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8-12-19 06:24   http://www.kcqsx.com/
[摘要]斗门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争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020年年底前,建设一批省定特色精品村

斗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13个村居逐渐脱掉“脏外衣”。

上个月的斗门白蕉盖山村,金秋稻田音乐节举行,吸引城里人涌入围观,不仅仅是前来看热闹,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乡村环境可喜的变化。而笔者近日再次走进盖山村,发现村内仍然一片热火朝天,村民们正在对村道进行沥青铺设,村行政服务中心及周边环境整饬一新,绿化整齐、巷道整洁,三棵百年以上的国家级古树得到更好保护,虬枝横逸。

换上新容颜的不仅仅是盖山村,斗门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全域、全面、全力”,对标最高最好最优,积极探索一条实用高效可复制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路,全区113个村居逐渐脱掉“脏外衣”。

全区113个村居换新颜

674平方千米的斗门区,是珠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和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主战场。而近日传来的消息,让全区人民更为振奋。那就是广东省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即将在斗门区召开。

这是斗门区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获得的一次展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的良好机会。

事实上,斗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把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以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风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突出“全域、全面、全力”,巩固提升乡村生态优势,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斗门区34名区领导班子各挂点联系3-4个村,113个部门单位各挂点帮扶1个村;出台“1+N”政策文件系列,提供政策保障;市、区、镇、村及村小组五级联动,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据斗门区委农办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全区113个村居逐渐脱掉“脏外衣”,换上新容颜。截至12月10日,在“三清三拆三整治”方面,斗门区共投入资金2.1亿元,动员干部群众约27.1万人次,每天垃圾的外运量达到1500吨,是此前的5倍左右。

按照目标要求,2019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60%以上农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要求;2020年年底前,建设一批省定特色精品村。

“斗门区要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摸索出一条实用高效可复制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路,打好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表示。

规划引领村居环境提升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盖山村换了模样。”盖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振庭介绍,盖山村是白蕉镇最早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行政村之一,依靠“群众基础坚实,占据天时”“生态资源丰富,成就地利”“班子建设严实,造就人和”等优势,成为区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整个村是做了规划的,整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

“搞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不是你来一下,我来一下,关键是规划引领整治,而斗门区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全面开展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斗门区委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聘请高端设计公司编制具有地方特色、村民认可的镇村级规划。

根据规划方案,斗门以每个村的人文特色和自然条件,分梯度、分类型创建干净整洁村、生态宜居村、精品特色村。对资源条件相同的村居,则推行连片打造。目前,全区53个村居创建成为各级各类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一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3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局面。

斗门区委农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规划引领作用,实现对斗门乡村建筑风貌的有效管理,打造一批凸显岭南风貌、水乡特色、田园风格的示范村居,提升人居环境建设及居住水平。

村民拿奖励有了积极性

周光明家住莲洲镇莲江村沙湾84号,因为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中表现优秀,被评为“人居环境五星家庭”。除了荣誉之外,周光明还将获得1000元奖励,他从未想过,把自己家门口收拾干净,还能领到奖励。

家风民风淳朴、历史文化悠久的斗门镇南门村,也在开展“人居环境五星家庭”评比。“全区的村民家庭都可以参加评比。”斗门区委农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年评选两次,获得该项荣誉的家庭要签署承诺书,作为日后督查管控依据。

“人居环境五星家庭”评比内容涉及五大方面,即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房屋外立面无乱搭乱建、无占用公共用地、庭院美化绿化、家风良好。评比标准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而评选机制颇具“打擂台”意味,户与户、村和村、镇跟镇,可以就此展开良性竞争。

激励机制产生能动性。目前,莲洲镇东湾村、红星村、莲江村,斗门镇南门村、上洲村、新乡村,白蕉镇盖山村、虾山村等13个市级示范村,已发动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民热情高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在13个示范村的带动下,全区113个村居不甘落后,在各村“村两委”带领下,党员带头、全民参与,村民充分发挥能动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

全区农村九成户厕完成改造

在乾务镇,200户家庭已经完成户厕改造,每个三格无害化化粪池的建设,都由政府买单。

“看似简单的一个池子,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建造,才能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斗门区卫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化粪池的发酵、沉淀,最终排出来的水是干净的,对环境没有污染,也不会传播疾病。

农村“厕所革命”,成为斗门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一项主要内容。笔者了解到,斗门区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爱国卫生工作重点来抓,在年初开展了农村改厕现状摸底调查,并于8月出台《珠海市斗门区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农村改厕陆续在全区铺开,确保2020年前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

据悉,截至11月底,乾务镇已完成户厕改造200户,并通过改建新建村公共厕所,解决290户村民如厕难问题;斗门镇87户需改造农村厕所,计划将其接入污水管网,目前管网铺设已完成90%;莲洲镇27户被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工程,统一建设化粪池,集中处理,目前正在改造。

“目前全区90%的户厕都已经完成了改造,还剩10%左右。”斗门区卫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还没改造的户厕,主要是由于地势低洼等客观条件造成的,计划将这些户厕纳入农村的生活污水管网,进行集中处理。

与此同时,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同样成为主攻方向之一。

近年来,斗门区累计投入5亿多元,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实现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投资5.77亿元,对黑臭河涌开展一系列整治和生态景观提升,完成了8条黑臭河涌沿线共9.9万平方米、约有15.5万头非法畜禽养殖场清拆搬迁。昔日黑臭的农村水环境,正逐渐被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取代。

文/袁平峰图/斗宣

制版:黄燕章玲余加明严文静

新闻推荐

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一行到斗门区 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建设试点工作

本报讯记者张帆见习记者何进报道:12月14日上午,省纪委监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何慧华、省文明办副主任刘海斌一行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13个村居脱掉“脏外衣” 九成户厕完成改造斗门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争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020年年底前,建设一批省定特色精品)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