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辞旧迎新之际,斗门区日前召开全区党政领导班子务虚会,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盘点总结,对2019年工作谋篇布局。
要求使用PPT,发言限时5分钟,聚焦核心思路观点……24名区领导和51名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轮番上阵,让这次务虚会碰撞出“务实”的火花。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与会者结合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民营经济、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和热点话题,讲真话、讲实话,找差距、说问题,提建议、谋对策,对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工作任务和措施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珠海市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表示,2019年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港珠澳大桥开通机遇,谋划斗门发展大格局,以世界视野、战略眼光推动斗门高质量发展。
◎现场
自我剖析亮短板
“今年,我们不断扎牢制度笼子,强化监督管理,预计到2018年底,盈利区属企业增至19家,比去年增加6家。同时,预计盘活国有资产15亿元。”会议刚开始,区国资办相关负责人就亮出今年工作的成绩单。
区委农办相关负责人也“不甘落后”,重点阐述斗门今年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和亮点,并表示全年已经基本完成644户区内低收入群体的危房改造任务,且在对口茂名市茂南区和云南福贡县的帮扶工作中取得亮眼的成绩。
除了亮出成绩单,许多部门负责人更直接说短板,把会议开得生动活泼。
“斗门作为人口大区、工业大区,但在金融领域的产值占比却严重不匹配。全区常住人口达46万人,但辖区内银行、保险和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仅32家。”金融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在发言中直指“金融要素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提出2019年要采取区域性激励手段,对区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给予政策倾斜。
这显然也是一场有针对性且注重实效的会议。带着问题和思考而来,多个部门负责人对2019年的工作思路提前谋划,给出切中关键的政策思路。
“今年,斗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380元提升到400元。前11个月,支付基础养老金1亿多元,受惠群众超过3万人。同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了99%。”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明年,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好"黄杨英才"计划,建设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人才服务、促进就业、强化社保等方面,探索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合作新模式。”
◎聚焦
以改革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
斗门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如何,备受与会者的关注。
“今年以来,我区新引进超亿元装备制造业项目3个,在建项目两个,光宇电池、运泰利等7家企业成功申报2018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资金专项。”区科工信局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通过出台系列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各项专项奖励资金累计达4100万元,6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预计全年高企数量将达118家。
然而,该负责人也毫不讳言,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斗门仍需跨越几道坎。
“我区面临建设用地饱和和用地指标紧张等因素制约,项目发展空间不足。”区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剖析,同时企业整体科技实力不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不足、工业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等问题,是当前斗门迈向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
对此,斗门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也有共鸣,并亮出“深化改革”的办法。
“2019年,我们要继续谋划改革创新项目,着力围绕机构改革、营商环境改革、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统筹兼顾,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
这一观点得到了众多与会者的认同。斗门区工商局相关负责人在发展中表示,“明年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向深度广度拓展,着力营造更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推动"24证合一"改革落地,同时全面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引导企业增强质量发展意识、提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质量竞争优势。”
◎谋划
围绕“两个经济”开创新局面
今年斗门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稳中向好,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0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均保持稳定增长。
周海金在总结发言时指出,“今年,我们的改革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镇事权重构改革、农村综合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大部制"改革、社区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成绩亮眼,荣誉满满。”
机遇与挑战并存。会议认为,当前,斗门区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港珠澳大桥通车、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的“溢出效应”等历史性重大机遇,随着珠海通用机场、广佛江珠城际轨道、香海大桥、鹤州至高栏港高速、双湖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陆续建成使用,斗门将成为集空、铁、陆于一体的区域交通桥头堡,打造珠海“二次创业”新引擎的底气更足。
“我们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开通以后湾区经济和大桥经济"两个经济",谋划斗门发展大格局,跳出斗门、谋划斗门,以世界视野、战略眼光推动斗门高质量发展。”周海金表示,明年斗门将坚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加快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继续实施“十大改革创新项目”,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营造积极改革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格局。
与此同时,斗门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撰文:林郁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许晖通讯员周捷)12月24日,珠海市公安局边防支队对外通报,该支队于20日通过“点对点”边境联络机制,成功联合澳门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