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邓贤志 特约通讯员/许志光 通讯员/冯佩芬
江城区白沙街道华陈村下辖新屋、白新、仁和等9条自然村,总人口约2078人,目前有贫困人口48户138人。2016年,珠海市金湾区驻村以来,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去年,良种鹅养殖产业实现纯利润19万元,让贫困户通过在家散养、基地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
4日上午10时许,在白沙街道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中的良种鹅养殖基地,还没走近,远远就听到鹅群此起彼伏的欢叫声。基地占地约200亩,池塘内的数千只鹅在嬉戏,还有数千只鹅在岸边自由觅食。
现场的珠海市金湾区驻华陈村工作队队长张超雄介绍,华陈村素有养鹅传统,村民具备一定的养鹅技能,工作队因势利导,于2016年投入150万元建设良种鹅养殖基地,并于去年12月再投入42万元扩大规模。基地主要繁育、销售反季节狮头鹅苗,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目前,已与5家大型销售商达成常年供销协议,鹅苗供不应求。基地主要吸纳贫困村民前来务工,除了月薪,公司还根据年纯利润给予他们分红。
藕塘自然村村民曾沃合是该公司吸纳到基地务工的贫困户之一。曾沃合说,他家有5口人,家庭比较困难。目前,他在基地务工每月可领到2000元,老婆在一间五金厂打工,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加上基地基础分红年人均1444元,一家人生活逐渐好转。
张超雄说,为奖勤罚懒,鼓励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该村鼓励贫困人口自力更生,区分有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即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每年人均基础分红1200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每年人均基础分红1444元,还可根据劳务年收入领取2%的奖励。以后,还将会根据实际情况逐年递增奖励额度。
白新自然村村民佘翠兰的小儿子患有二级残疾,大儿子一直在家务农,收入微薄。自从村里出台就业奖励措施后,大儿子看到别人领取奖励,于2017年外出务工,目前从事建筑业,每月有2600元收入,去年还领到奖励金624元。记者走访了解到,曾沃合一家共获得2730元奖励金,是去年华陈村领取奖励金最多的一户。“华陈村共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40人,目前已实现就业38人,比2016年增加转移就业15人,实现所有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家庭至少转移就业1人的目标。”张超雄说。
新闻推荐
金湾智造大街加速器 预计年内产值破亿元 □未来两年吸引15家智能制造类企业落户 □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链研发生产产业高地
金湾智造大街加速器正式启动运营4个多月,入驻企业12家,总产值达8500万元,纳税额达11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2家。图为园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