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珠海改造提升了多条交通拥堵路段,增加人行过街设施。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2018年,珠海有4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3838个。
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珠海在14条道路上建设及设置了总长度约为92.1公里的公交专用道。图为粤海路公交专用道。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新建3所幼儿园、新建保障性住房1140套、新增10条以上公交线路……去年初,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郑重承诺,珠海要扎实推进十件民生实事,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今,一年过去了,这份“民生大礼包”都兑现了吗?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对十件民生实事工作回访发现,2018年珠海市十件民生实事共细分为22项具体任务,涉及教育、医疗、居住、交通、环境等多个领域。如今十件民生实事任务均已基本完成且落实情况良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看得见的变化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胡钰衎何丽苑冉小平
统筹:吴志远
1住有所居
1140套南屏保障房已进入配租阶段
挖掘机、推土机来来回回穿梭在偌大的工地上,工人们叮叮当当忙个不停,驾车经珠海大道驶入金湾区虹晖路,很容易看见红旗镇联港工业区双林片区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这个投资9.6亿元的金湾区保障性住房暨人才公寓项目,未来将提供住宅1264套,预计于2021年下半年全面建成。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万千家庭的共同心愿,也是珠海市政府近年来民生工作的关切所在。珠海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提出,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扩大管道燃气用户规模,及改造提升老旧社区。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住房安居民生实事均进展顺利。
南屏公租房项目将军山·榕园,是珠海去年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一个重点。去年9月下旬,一个好消息温暖了很多珠海市民的心: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租房项目将军山·榕园开始公开选房。该项目分期推出1140套房源,意味着又有千户家庭将圆安居梦。
将军山·榕园公租房项目位于南屏水库北侧、珠海大道南侧,占地总面积2.24万平方米,按照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周边公交站、菜市场以及学校等配套便利。
“无论是位置还是价格,这套房子都令人满意。”2019年1月1日,来自纳思达有限公司的员工杨义和妻子入住将军山·榕园小区。作为公司专业人才,杨义申请的住房为5楼一套45平方米的一房一厅。杨义说,“感觉挺好,设施齐全,租金只需要700多元。这样的房子在同地段是租不到的”。
“新房距离上班的公司只需10多分钟路程。”杨义说,以前租的是很小的一间民房,环境治安差,现在住上了电梯房,宽敞明亮。
珠海市住房与城乡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屏·榕园公租房项目面向香洲区和万山区经审核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类、其他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类、新就业职工类、专业人才类、住房困难家庭类和异地务工人员类的家庭(个人)六类保障对象配租。迄今为止,共分配了1060套,项目分配率达93%。
此外,洪湾村、湾仔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性住房项目新开工1600套的民生实事任务也已完成。去年,珠海新开工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1653套,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3818套,发放租赁补贴752户共543.28万元,列入计划的政府投资公租房共3349套,已分配3269套。
在改造老旧小区方面,去年珠海启动了翠香、东风、北堤等13个老旧社区环境改善行动,改善市政线网、公共照明、人行道、停车设施、消防通道等配套设施。
珠海香洲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13个老旧社区中,侨光、海虹、紫荆等6个老旧小区已基本完成整治提升工作,创业、红山、敬业等7个老旧小区已完成建设方案意见征求和图纸设计等前期工作,将根据香洲区新一轮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作指导意见继续推进实施。
“香洲区自2014年便开始大力推动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工作,并长期列为市、区民生实事项目。截至2018年底,香洲区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共完成紫荆园、胡椒园等22个老旧小区,占地面积共49.03万平方米。”负责人介绍。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珠海也积极推进管道天然气工作,新建45公里市政燃气管道,7.6万户老旧小区住宅进行公共燃气管道加建。
“24小时使用燃气,终于不用担心煮饭或洗澡过程中遇到停气的问题了。”家住香洲区莲花山小区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去年6月她家终于用上了天然气。截至去年底,和陈女士一样,有8.1万户居民都用上了新安装的管道天然气。
2病有所医
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今年底竣工
总建筑面积124700平方米,总投资近10亿元,未来将设置800张床位,950个停车位……坐标香洲区南屏镇广生村南琴路东侧,一栋现代化的医院已露出雏形,这是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的异地新建项目。日前,该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预计今年底项目整体竣工并移交。
提高珠海市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是2018年珠海十件民生实事的一个重点。去年,珠海多个重要医疗项目陆续开展: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以及珠海市慢性病中心和西部医疗中心均开工建设。
如今,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工程已正式进入水电气铺设、医疗设备安装、玻璃幕墙安装等室内、外装修装饰施工阶段。“项目建成后,我院将实行"一院两区"建设管理模式。”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新院区功能定位为珠海市妇女儿童医院,主要承担全市妇女儿童的医疗救治工作;旧址保留,功能定位为市妇幼保健院,主要承担全市妇幼保健工作,以实现资源共享,满足妇女儿童医疗卫生保健需求。
医疗项目顺利推进的同时,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珠海已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每年人均经费60元以上的标准,完成市级、区级经费的全部下拨。与此同时,5个健康镇(街)、50个健康村(居)、和100个健康“细胞”单元的建设,也得到了顺利推进。
去年9月,珠海市人民医院举行横琴新区综合门诊部与本部干部保健老年病科、脊柱骨病科、皮肤科、疼痛科、口腔科等7个科室合作共建服务签约仪式。据介绍,早在2014年,珠海市人民医院就已安排心血管内科、儿科、康复医学科等8个科室的专家常驻横琴新区综合门诊部坐诊。此次签约是其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截至目前,珠海市人民医院已建成以医院本部为主体、东部横琴新区综合门诊部、西部高栏港医院、城区海关医务所、万山海岛分院“五位一体”的医联体,实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事实上,无论从软硬件设施来看,去年珠海医疗服务水平都得到有效提升。”珠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珠海新增医疗机构126家、健康细胞单元127个,新建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医大师工作室等高水平诊疗中心,珠海市人民医院、中大五院获评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医院50强,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超过70%。
珠海还进一步提高了参保人补充医疗保险待遇。自今年起,珠海参保人补充医疗保险自付部分补偿、高额费用补偿、特大重大疾病自费项目补偿的支付比例由70%提高至80%,其中困难群体补充医疗保险自付部分补偿、高额费用补偿的支付比例由80%提高至90%。
3幼有所学
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3838个
“小朋友们早!”去年9月3日,新建的梅华幼儿园正式开园迎接小同学们。这座新幼儿园为珠海新增了360个公办学位。
当日与梅华幼儿园一起投入使用的还有3所公办幼儿园:香洲区同乐幼儿园、金湾区航空新城幼儿园、高新区蔚蓝幼儿园。
“4所幼儿园共提供公办学位1440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周边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珠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丰富多样的绘画书籍、各式各样的毛绒玩偶、个性化设计的垃圾桶……记者在投用刚满一学期的香洲区同乐幼儿园看到,这里已成为珠海上冲TOD小镇周边90位小朋友的“欢乐家园”。
学前教育一直是珠海教育发展的短板,主城区公办园学位紧张的问题相当突出。2018年初,珠海将“加大幼儿园学位供给”列入十件民生实事范畴,提出要“新建、移交、收购8所公办幼儿园;实现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以上”。
目前,除了以上4所公办幼儿园已投入使用外,还有4所公办幼儿园正按施工进度正常推进。高新区第三幼儿园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开展内部装修,计划今年秋季开学招生;斗门区时代香海花园三期小区配套幼儿园已完成移交手续,正在做内部装修,计划今年秋季招生;横琴新区综合服务区幼儿园和高栏港区南水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均已开工,正在做软基处理施工。
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8所公办幼儿园预计建设总投资1.84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增加3100个公办学位。
更大力度的幼儿园建设还在后面。根据去年9月发布的《珠海市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全市公办幼儿园不少于128所。目前珠海只有公办幼儿园45所,这意味着今明两年珠海至少要新增83所公办园。
“原则上,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的政府产权幼儿园必须办成公办幼儿园,租赁国有资产合同到期的幼儿园原则上办成公办幼儿园。”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具体实施路径上,珠海市教育局将督促各区严格落实珠海市幼儿园建设专项规划,落实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验收、移交和使用工作;鼓励支持、推动落实驻珠高校与政府合作,以“高校+幼儿园”的形式合作办幼儿园,所办幼儿园优先办成公办幼儿园。
加大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之余,此项民生实事提出另一目标:2018年珠海要实现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0%以上。记者从珠海市教育局获悉,去年新投用的公办园和新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园提供学位3838个,已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截至去年底,珠海共有幼儿园335所,公办幼儿园45所,民办幼儿园290所,在园幼儿数79383人。其中属于普惠性的民办园有215所,在园幼儿50590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幼儿占比覆盖率达80.46%,同比提高了3.28%。
按计划,珠海将加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目前政策是各区财政按每班每年2万元的标准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予以补贴。记者了解到,未来珠海将加大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力度,确保普惠性幼儿园占比稳步提升,按省级、市级、区级和规范化园的不同层级差异化补贴。
4交通疏堵
新增14条公交线路,新建6条公交专用道
拱北口岸周边车流人流密集,然而最近半年,人们却明显感受到这一片区交通忙而不乱。原来,珠海市公安交警支队对拱北口岸地区进行了交通组织大调整。
他们深入挖掘水湾路、侨光路的道路资源,将侨光路、水湾路、友谊路3条重要道路改为单行,打开迎宾南路交侨光路路口,调整出租车上下客和行人过街方式,取消双行并打开路口封闭的护栏,使车流从迎宾南路到侨光路呈逆时针方向行驶,形成微循环。
这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迎宾南路、昌盛路早晚高峰期的拥堵现象不仅得到缓解,而且行人过街也更方便,友谊路公交站场车流人流交织冲突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拱北口岸片区交通组织优化,仅仅是珠海去年疏导交通拥堵工作的一个方面。
2018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将疏导重点交通拥堵路段作为首要民生实事,提出要改造提升10处拥堵点、建设一批人行过街设施、投放纯电动公交车、优化公交线网以及新建公交专用道等。
“753台传统能源公交车更新工作,新增投放400台纯电动公交车,我们全部完成了。”珠海市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超龙介绍,截至去年底,珠海市公交集团新建并已投运充电站59个、充电桩530个,加上银隆、公交集团原有充电桩109个,基本满足新能源电动车使用。
目前,珠海公交车已发展到2498辆,其中新能源车为2098辆,除保留应急运力的400辆清洁能源车外,营运公交车辆已实现100%电动化目标。
营运公交车辆已实现100%电动化的同时,“我们实际上已新开通公交线路14条,公交线路总数达185条。”市公交集团智慧公交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称。据了解,新开的公交线路里主要是连通斗门、金湾、高新、横琴等区域,以加强片区间的联系。
“要想给市民带来出门的便捷,还需要一个比较优化的公交线路网络。”在去年初,珠海市公交集团提出了公交环线(大循环、小循环、微循环)运营的规划运营思路。徐超龙表示,公交环线基本覆盖了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单位。不久的将来,珠海市民只要坐上环线公交,最多转一次公交,就可以直达目的地。
当然,公交车再好、再多,如若道路不通,同样会影响城市公交的运营服务效率。建设公交专用道成为民生实事的一个重要内容。
截至去年11月,珠海在14条道路上建设及设置了总长度约为92.1公里的公交专用道。其中,粤海路、桂花路、翠前路、凤凰路、三台石、金鸡路等6条道路为2018年新建公交专用道,已在今年元旦前建好并投入使用。据珠海市公路局透露,珠海最长的珠海大道也有26公里的公共专用道正在逐步完善。
珠海市公交集团智慧公交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称,目前,从已经实施专用道管理的人民西路、九洲大道、迎宾南路公交专用道使用情况看,公交车辆通行速度提升15%—25%。
■民生实事进展一览
1疏导重点交通拥堵路段
进展:屏东四路、沿河路交情侣路交叉口、梅界路交敬业路交叉口等10处拥堵点已改造提升;一批人行过街设施建设完成。
快评:路不堵了,市民心也宽了。
2大力发展公交事业进展:新一批公交专用道建成;新一批公交线路投入使用;400台纯电动公交车投放使用,753台传统能源公交车完成更新。
快评:更令市民欣喜的是,公交车票价全城降至1元/人次。
3加大幼儿园学位供给进展:完成了新建、移交、收购8所公办幼儿园的任务,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80%。
快评:公办幼儿园数量仍然不够,此项民生实事还需再加码。
4提升道路保洁水平进展:城区主干道实现了16小时保洁制,次干道和背街小巷保洁水平相应提升。
快评:道路定时清洗和洒水防尘,是每个市民有目共睹的。
5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南屏保障房项目建成,1140套保障性住房进入配租阶段。迄今为止,该项目共分配了1060套,项目分配率达93%。
快评:安居乐业,是每一位珠海人的刚性需求。
6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进展: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项目结构封顶,今年底项目整体竣工并移交。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西部医疗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快评:医院增加建设,破除“看病难”问题,那么“看病贵”的问题能否也得到解决?
7推广使用管道天然气进展:新建40公里市政燃气管道,完成7.6万户老旧小区住宅的公共燃气管道加建工作。
快评:老旧小区使用管道天然气,既是便利的需求,也是安全的需求。
8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展:珠海风暴潮灾害预报预警体系的监测系统包括4个风暴潮潮位监测站、2个波浪监测站,以及1个综合性漫堤实况监测点,均已建成并提供监测数据,专家已验收通过。
快评:每逢珠海汛期,台风引发的风暴潮致灾性强,危害严重,珠海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必须提升。
9开展污水整治行动进展:横琴、香洲、金湾、斗门、高新、高栏港等地排水管网普查基本完成。鸡山排洪渠、造贝排洪渠等12条黑臭水体的截污工程按计划进行中。
快评:空气好的城市,水质也不该差。黑臭水体整治难度大,“长治久清”不易。
10改造提升老旧社区进展:翠香、东风、北堤等13个老旧社区进行环境改造,市政线网、公共照明、人行道、停车设施、消防通道等配套设施得以改善。
快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既是城市的面子,也是城市的里子。
新闻推荐
近年来,斗门区湖心路、珠峰大道等主要交通干道相继完成改造,斗门的交通面貌焕然一新。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S272线白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