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5日,己亥猪年第一天,不管大城小镇,路上的人们都感到元气满满、前途灿烂。当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常在田间地头奔跑着,用自己的奋斗让新农村建设焕发蓬勃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南方日报即日起推出《新春走基层·乡土追梦人》系列报道,走到这些乡村新业态先行者、科技兴农引领者、新农业经营主体实践者的身边,从他们身上展望广东乡村新年发展的无限可能。敬请垂注。
■乡土追梦人①
2月4日除夕,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沙石村村民热闹迎新春。沙石村委副书记黄靖迎着村里炊烟袅袅,像往常一样和村里人聊家常,特别是看看10户“困难户”还有什么需要。“明天一大早再过去,还有新春游园会、篮球赛等,”他说,“经济发展起来了,也得丰富村民的乡村生活,提升大家的幸福指数。”
2014年,参加过珠海市第一批镇村后备人才培训班的黄靖,大学一毕业就经统一选聘,成为斗门区白蕉镇沙石村委副书记。“扎根基层更能体会基层人才的匮乏。”4年来,他不断给村里搭建平台,引入更多“生产力”,被村民亲切地称为“乡村特种部队司令官”。
●南方日报记者沈丛升实习生苏仪统筹陈彧曹嫒嫒
打开乡村发展新思路
2014年,由于在学期间参加了珠海市第一批镇村后备人才培训班,黄靖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本科毕业,经统一选聘,成为了斗门区白蕉镇沙石村委副书记。泥泞的村道、破旧不堪的篮球场,村里的第一印象让黄靖颇感失落。
“"空心化严重"是村里发展的首个严峻问题。”黄靖经过逐家逐户走访,很快就发现,乡村发展需要先把思路打开。
“沙石村是一条欠发达村。在和村委干部一同研究后,我们决定向上级争取申请专项资金,以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黄靖充分发挥自身大学生的优势,带着团队一起开展调研,用心撰写申报材料,使沙石村成功申请到珠海市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
有了资金的注入,沙石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据介绍,目前规划的项目落地已有50多个,完成进度超九成。
要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扎根乡村,还需要平台去承载。黄靖与多名大学生村干部创办了珠海市金谷青年创业服务社,在团市委的指导下,搭建起“青年实践基地”。上洲村、下洲村、东湾村、虾山村和盖山村成为首批布点。每个基地均由一名大学生村干部驻点。
塑造知名“网红村”
虾山村客家人多,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成为该村的发展潜力。因地制宜,黄靖和他的团队决定在虾山举办客家美食文化节,但一开始却遭到村民的反对。
“他们不知道要做多少份量的美食,也担心食物卖不出去会遭受损失。”了解到村民的疑虑,黄靖联合团队的小伙伴,说服村干部一起上门给村民做工作。最终美食节给当地村民带来不少收入。
而更让他们出乎意料的是,一条默默无闻的乡村,竟也因此变成当地的“网红村”,游客都自己找到虾山村来订制艾饼,吃农家乐。
不仅是虾山村,斗门镇的盖山村在去年成功举办音乐节,村里成为音乐的海洋,青年乐队、村民一同庆祝丰收的成果。这些结合乡村资源而举办的活动,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潜力,提升乡村的知名度。
“很多大学生怀揣着梦想来到基层,但也容易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要让他们耐得住寂寞,扎根田野,乡村也要提供能够留住人的"土壤"。目前晋升途径较单一、收入水平不高,成为下乡大学生的困扰。”黄靖说,“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出台更多政策扶持乡村人才,以激发基层人才扎根乡村的动力。”
新闻推荐
数说·斗门2018 全力建设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滨江田园生态新城和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
日新月异的斗门城区。深冬季节,绿水青山的斗门却是暖意融融。更暖人心的是斗门区2018年经济社会数据: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