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村的光伏发电站已并网投入运营。
市人大常委会与红十字会慰问村民及老党员。文/本报记者廖明山
见习记者王晓君
图/本报记者李建束
2017年9月,作为珠海市人大常委会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委副主任骆伟声来到阳春市陂面镇南河村开展对口精准扶贫工作。驻村一年多时间里,他带领村民完成了15.47公里的村道硬化工程;实施饮水工程项目,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在村里15公里的道路上安装了路灯239盏,南河村村容村貌因此焕然一新。大家都亲切称骆伟声为精准扶贫路上的“老黄牛”,为驻村工作组的工作人员点赞。
访贫问苦踏破鞋子好几双
南河村是珠海对口帮扶阳春44个贫困村中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共有贫困户148户,贫困人口406人,脱贫攻坚任务重。
针对这一情况,骆伟声到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全村基本情况。为此,他记满了6本笔记本、更换了2个提包、穿破几双鞋子。日记本上详细记录着每家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拿着日记本对照检查,及时向珠海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情况并寻求解决办法。
真抓实干
解决群众大难题
贫困户吕佐访一家六口都住在危房里,一到刮风下雨,全家都担惊受怕。在骆伟声的协调下,吕佐访家宅基地的问题得以解决,建成了新房。吕佐访高兴地逢人便说:“骆主任比我的兄弟还要亲”。
贫困户陈祖儒是一名孤寡老人,常年独居,平时就睡在地板上,用木头搭架子煮饭,生活艰难。骆伟声为此经常探访老人,送衣送食。后经协调,老人住进了镇敬老院。当陈祖儒带着行李即将走进敬老院大门的那一刻,他突然转身抓住骆伟声的手热泪盈眶地说:“你就是我的大恩人啊!”
产业扶贫
固本强基改村容
骆伟声初来南河村时,村子路不平,灯不亮,水不通,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在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骆伟声带领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和资金,努力改善南河村基础设施条件。一年多的时间,南河村完成了15.47公里的村道硬化工程;实施饮水工程到户2080户,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在村15公里的道路上安装了路灯239盏,实现29条自然村村村路通。
“输血”变“造血”
引入脱贫好项目
村容村貌改善的同时,骆伟声明白要想实现贫困户真正脱贫,必须通过产业扶贫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他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上级部门为此多方筹集资金,为南河村引入光伏发电项目,由骆伟声带领驻村工作组积极推动项目实施。目前,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全部并网发电。2018年底,该村有劳动能力的348名贫困人口人均分红5000元,而且分红期限预计长达25年。有村民高兴地说:“这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与此同时,骆伟声还积极推动南河村小学校园建设,扩建教学楼,修整学校操场跑道,购置电教设施等。预计该项目完工后,校园面貌届时将焕然一新。同时,在他的号召下,学校获赠图书3300册,价值5万元。
新闻推荐
一批批大学生进驻置贤大厦创业,中山小“硅谷”成为大学生创业梦想的地方。3月12日上午,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北门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