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新闻 香洲新闻 斗门新闻  金湾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珠海新闻 > 正文

产城新局 推动环湾布局向东发展打造国际一流滨海新城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3-28 06:39   http://www.kcqsx.com/


翠亨新区的基础配套设置正在逐步完善。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从哈工大机器人(中山)人工智能与无人装备研究院(下称“研究院”)二楼咖啡馆望过去,窗外一片春色盎然。

“这一年多,明显感觉到翠亨新区的发展速度快了起来。”研究院副院长顾海巍是一名85后工学博士,从去年初筹建研究院算起,他到中山工作刚好满一年。不久前,研究院开始对第一批5个项目进行评审,其中包括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谭久彬团队的“大尺寸平板部件在线检测设备”等项目。

9公里之外的中山健康基地内,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康方生物”)也在3月传来佳音,其旗下子公司康方药业有限公司的抗PD-1/CTLA-4双特异抗体新药AK104在中国启动Ib/II期临床试验,首批第一队列患者已经在北京肿瘤医院顺利入组和给药。这是康方生物利用康方独特的Tetrabody双抗平台、自主研发的首款双抗产品,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PD-1/CTLA-4双特异抗体。

一批高端项目、创新团队正以新的速度在中山东部沿海片区集聚。今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将东部沿海片区与中心城区一体规划建设,从市级层面通盘考虑东部沿海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顶尖的现代化滨海新城。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山东部沿海片区作为中山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交通枢纽、科技创新等领域所承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环湾布局,产城优化,中山“东进”步伐版图愈发明晰。

●南方日报记者罗丽娟

A强化交通网络的“东部支撑”

伶仃洋上,深中通道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西人工岛工程岛上段隧道基坑开挖工程已开始施工,沉管隧道工程基槽开挖、深层水泥搅拌桩隧道基础处理施工、试验段足尺模型浇筑也已动工。

翠亨新区马鞍岛,是深中通道在珠江西岸的登陆点。

不远处的中山港客运新码头,现场建设也一片热火朝天。站在翠亨新区马鞍岛的前沿码头工地,可以看到中山港马鞍区新客运码头工程的港池雏形初现。新客运码头工程的前沿码头项目完成投资近90%,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新客运码头拟建设12个泊位,比现在增加8个,解决了旅客运输量规模限制的问题。其中,10个客运泊位中包括8个港澳线泊位、2个国内线泊位。未来,新客运码头建成后旅客通行能力可达277万人次/年,比现有码头翻一番,预计客运量2030年峰值约255万人次/年。

最关键的是——新客运码头建成后,目前所有航线的航程比现在将缩短20公里,可节约时间约20分钟。作为深中通道项目在珠江西岸的登陆点,翠亨新区在积极协助深中通道、中开高速、中山东部外环高速(省滨海旅游公路中山段)、中山港新客运码头等省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同时,还先后投资190亿元加快起步区83.37公里共计30条道路、22座桥梁的“一环四纵五横”基础路网建设。

火炬开发区借助城轨中山站改造升级为高铁站,推动深茂铁路等更多轨道资源接入中山站,并提出实施站场TOD综合开发计划,打造中山站大型高铁综合客运枢纽。该区还将建设改造景观北路、火炬大道东段、岐濠路等15条道路,建设重点项目世纪大道沙濠段、二环快速东段下穿世纪大道工程、茂南路、花园路等路网建设工作,纳入2019年的重点工作。

同为东部组团成员的南朗镇,在做好深中通道、中开高速、纵二线南朗段等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的同时,计划投入近5.2亿元实施16条镇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岭南路等5条镇主干道路改造,其余项目正开展立项招标等前期工作。

完善深中通道登陆中山侧的对接网络,是中山市实现交通区位的决定性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东部沿海片区的交通建设尤其关键。当前,中山市正进一步完善南北跨市通道,目标是实现东部外环高速向北对接东新高速、南沙港快速,向南与广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连接。中山港客运码头东移后,将计划增开至深圳、香港、澳门的高速客轮,开通翠亨新区至深圳前海的汽车轮渡、水上巴士,东部沿海片区将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1小时对接,与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30分钟快速对接。

B提升科研创新“东部活力”

“我们选择中山建设药品研发和生产基地,主要是看中了中山的区位优势。”来自深圳的现代中成药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厂区建设后,我们会在中山设立总部,对20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独创中成药品种和10个独家剂型产品进行创新研发和生产经营。”

这是位于南朗镇的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在“3·28”洽谈会上的招商项目之一。除了现代中成药项目,华南现代中医药城还吸引了红润医药、贶佑医药、库利艾特医疗器械、同鑫医药、泽瀛卫生、英特检测等15个项目的意向落户,于3月28日举行项目签约仪式。这批项目除了科研或服务平台项目外,还涵盖了中成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食品、天然健康化妆品等产业,总投资额30亿元人民币,其中两个项目将在中山市2019年度投资经贸洽谈会上签约,其余项目将在南朗签约。

按照全产业链创新的大孵化模式,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将建成一个以中医药为主,涵盖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健康产业的生产、科研、检测、物流和中医药科普旅游基地。截至今年1月,该园区注册企业88家,累计合同投资额超160亿元人民币。

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高端平台、创新团队向东部组团集聚。

今年3月,中山东部组团(火炬)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举行了一场产业创新平台授牌仪式,包括明阳智慧能源、通宇通讯、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健康基地等第一批技术开发类和创业孵化类创新平台单位获得授牌。

以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科技、光电三大主导产业为重点,自去年成立以来,现代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通过资源整合,大力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高新企业孵化灯科技活动,东部组团专业的科创平台再添新动力。

当前,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立足“3+1+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布局了一批高端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3”就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光电信息三大先进制造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在这方面,翠亨新区的产业规划尤具有代表性。

近年来,翠亨新区针对中科院、清华、哈工大等大院大所和深圳、北京、上海、港澳及欧美等国内外重点城市和地区开展精准招商、平台招商和全产业链招商,打造了中瑞(欧)工业园、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翠亨分园、哈工大无人装备产业园、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平台,创新动能加速集聚。目前,正在推进建设的中科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哈工大机器人(中山)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海雅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总投资超1000亿元,翠亨新区已初步形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装备制造、精密仪器及时尚文化创意等创新型高端产业集群。

以中山翠亨科学城为主要载体,翠亨新区瞄准深中通道珠江口东西两岸“关键一横”带来的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与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连接联动,打造中山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平台,构建围绕大湾区核心地段“创新环廊”。

C打开对外开放“东部之窗”

去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阿格雷等数十位国内外医药医疗行业顶级专家、企业家来到中山,参加第十三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8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这届论坛上,一批来自香港大学和广东药科大学的17个优质健康医药类项目,集中入驻香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在国家健康基地建立的中山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中山与澳门的合作也不断走向纵深。2014年,中山与澳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中山翠亨新区合作建设“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按照相关协议,示范区合作包括粤港澳产业合作园区、国际商贸服务平台、粤澳教育培训园区、国际文化交流区、粤港澳旅游合作区等。2016年,中山市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订了《关于合作推进青年创新创业的框架协议》并成立了“中山、澳门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工作小组,共同打造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澳门和中山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拓展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空间。

近年来,中山务实推进与澳门官方和民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和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先后谋划共建中山翠亨科学城、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粤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重点扶持港澳青年文化创意、商贸服务、现代金融、科技创新和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吸引了海雅、华润、安信通等港资、澳资优质项目相继落地。

以粤澳合作为主要抓手,翠亨新区依托中瑞(欧)工业园、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国中山留创园翠亨分园、粤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现有平台载体,遵循市场规律深化与中国澳门及葡语系国家合作,推进与中国香港和欧美国家全面合作,海雅、华润等港澳资优质项目相继落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已集聚港资、澳资企业13家,投资额超100亿元。

打造粤澳创新创业平台,火炬开发区也有新动作。今年3月,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中山)调研座谈会在火炬开发区召开。澳中致远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作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中山)建设情况汇报时表示,澳门特区政府非常重视与中山火炬高新区开展创新创业等领域合作,该基地建成后,将着力打造成澳门、中山两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葡语系国家特色产品展示中心,中山特色小镇及中山与澳门合作项目和成果展示中心,澳门企业投资中山、中山企业投资澳门和葡语系国家的咨询窗口,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岸联合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及传播火炬创新创业精神文化实践与展示基地。

可以预见,基于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情景,东部沿海片区将进一步拓展与港澳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产业项目对接合作,通过加强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周边国家级新区合作,通过建设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中山)和国际交流合作区等载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山全面对外开放新高地。

交通网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深中通道、中开高速、中山东部外环高速(省滨海旅游公路中山段)

◎新中山港客运码头:建成后旅客通行能力可达277万人次/年,比现有码头翻一番,预计客运量2030年峰值约255万人次/年。所有航线的航程比限时将缩短20公里,可节约时间约20分钟。

◎火炬开发区:借助城轨中山站改造升级为高铁站,推动深茂铁路等更多轨道资源接入中山站;改造景观北路、火炬大道东段、岐濠路等15条道路,推进世纪大道沙濠段、茂南路、花园路等建设。

◎翠亨新区:先后投资190亿元加快起步区“一环四纵五横”基础路网建设,共计30条道路、22座桥梁。

◎南朗镇:计划投入近5.2亿元实施16条镇村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岭南路等5条主干道路改造。

新平台

◎翠亨科学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资源,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建设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努力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珠江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际化现代城市新中心。

◎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在翠亨新区搭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打造集人力资源、财税代理、法律咨询、金融服务、工商注册、知识产权保护等于一体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平台,鼓励粤港澳青年在中山创新创业。

◎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深化中山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大力发展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港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和国际产能合作,以及港澳职业教育、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领域。

■焦点

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加快建设

乘坐广珠城际轨道抵中山北站,站场对面一处布置了大量文创产品的建筑,是中山市760文化创意创业孵化基地所在地。自从与澳中致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以来,双方在基地内共建了420平方米的“760澳门互动区”,由中山市提供场地及营运管理,澳门方面负责提供创投融资、创业培训平台,目前已有10多名澳门青年创业者入驻。

务实推动与港澳的合作,中山市近几年的步伐明显加快。

2018年12月,中山市成立了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专项小组,由此进一步推进了“1+1+N”的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布局。根据规划,中山市以易创空间孵化示范基地为核心,重点建设翠亨新区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带动全市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社会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当前,为推动港澳青年在中山创新创业合作,中山市同步建设多个平台:中山市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设置1000平方米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区,累计为23支港澳青年团队提供了孵化服务,在孵港澳青年项目12个;2018年3月,中山市翠亨新区管委会与澳中致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关于推动澳中青年创新创业园项目合作的框架协议》,约定项目由澳门中山青年商会牵头建设,总投资6.168亿元,拟建设占地48亩的创新创业基地,重点为两地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同时结合中山及翠亨新区特色,吸引全球有志优秀华人青年回国创新创业。该项目计划3年内在新区设立总规模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基金,并在基金成立后5年内每年有5个以上在中山市的资金使用案例,项目目前进入签约促供地阶段。

以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为核心,中山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粤港澳青年在中山创新创业提供环境最优、成本最低、要素最齐的硬件支撑。

■观察

推进特色合作平台建设:

激活东部沿海片区新势能

世界湾区城市发展轨迹证明,通达的交通网络和先进的技术创新,是推动湾区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中山市的城市“东移”战略,同样也基于对创新资源和平台的环湾布局考虑。比如,在中山“两区一湖一岛”区域创新平台格局中,东部沿海片区占了一半。这些年来,中山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合作建设高等教育机构、研究院、实验室、创新中心等,也基本在东部沿海片区布局。

搭建、发展、壮大特色合作平台,是中山东部沿海片区提升发展势能的优势、潜力所在。除了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还有几个关键的平台值得关注:

翠亨科学城——规划面积达18平方公里的翠亨科学城,提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珠江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际化现代城市新中心目标,通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聚国际国内高端创新要素资源。

滨海片区产业创新带——已经具备优势的翠亨新区园、火炬开发区园、民众园、三角园等东部地区产业园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承接大湾区中心城市的高端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协同建设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可依托国家健康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和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健康服务等优势产业,积极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

国际合作高水平职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可充分发挥中德合作(中山)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高职、中职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技能人才培养和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着力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化水平。

新闻推荐

珠海市卫生学校校园供需见面会提供就业岗位2200余个 护理专业男生成“香饽饽”

澳门招聘专区深受毕业生欢迎。本报记者吴长赋摄本报讯(记者廖明山见习记者王晓君)3月27日下午,珠海市卫生学校2019年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产城新局 推动环湾布局向东发展打造国际一流滨海新城)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