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航空新城建设步伐加快,环境优美。
作为珠海最年轻的行政区,刚迎来18周岁“成年礼”的金湾是拉开珠海“城市西进”框架格局的策源地。
地处珠海地理几何中心,以航空新城为原点,金湾东邻横琴澳门香港,西接高栏港国际海港,南拥珠海机场,北靠珠三角洲腹地的金湾区,初步形成“一桥双港”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港珠澳大桥通车两大历史机遇和港澳广深优质资源辐射的重要交汇节点,金湾发展不断加速,一个产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集聚、绿色生态宜居的“珠海新城市中心”呼之欲出。
产城深度融合
高质量经济支撑城市发展
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再高端也只能“空转”。
让人惊叹的是,虽然建区仅有18年,“工业立区”“工业强区”已经成为金湾的主要特色。与此同时,城市也围绕着产业同步发展,形成产城深度融合、相互匹配的和谐景象。
金湾缘何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单?从金湾区近年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招商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等方面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去年初,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营商环境分析系统在金湾区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可快速捕捉金湾区与各级行政区域、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差距,为金湾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实现“筑巢引凤”提供了依据。
2018年4月,金湾区发布一则招商新政,重大产业项目落户金湾,最高可获1亿元奖励。这个或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扶持力度最大的鼓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显示了该区对建成“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动力和决心。
事实上,金湾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及优惠的招商政策,吸引了不少知名企业落户,联邦制药、丽珠制药、汤臣倍健、航空工业通飞、银隆新能源和中兴智能汽车等一批优质企业陆续云集于此。
不仅如此,金湾区还推出“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在品牌培育与质量标准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创新人才的引进及培育等10个方面,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扶持奖励。
这个简称为“金十条”的实体经济扶持政策,为金湾区内很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注入活力,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今年2月,金湾区首次公布2017年度工业企业用地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这相当于正式签发了首张工业企业“考核成绩表”。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促进“创新强、亩产高、节能好”的企业加快发展,促使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和低效企业转型转产。
多年前持续播下的种子,如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如今的金湾区已形成了通用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和传统优势制造产业的“3+1”工业产业格局。
统计显示,2018年金湾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对GDP总量的贡献达到67.3%,实体经济拉动作用凸显。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动力,让金湾快速成为珠海的后起之秀。
创新要素集聚
特色孵化器培育出“金湾智造”
在金湾区红旗镇珠海大道,金湾·智造大街的招牌十分亮眼。据悉,智造大街分为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两个企业服务平台,实际上是对发展不同时期的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其中,孵化器已经集聚了近百家企业,有近30家获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珠海制造业首屈一指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地。入驻孵化器的企业中,自动化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企业就占了逾1/3,产值达到孵化器的六成。
高度集聚的产业,通过横向协同,打通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技术、人才、订单等多方面资源互补,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让“金湾智造”名气越来越响。
不仅形成产业集群,智造大街还与粤科金融、海汇资本、中科招商、九派资本等一线风险投资机构密切合作,为园区内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园内10多家企业已经成功获得智造大街园区管理公司或其他风投机构的投资,规模达到数亿元。
如果说智造大街是金湾区的传统优势制造新的“发动机”,那么2018年7月开港运营的珠海国际健康港则是金湾区另外一大支柱产业的“助力泵”。
据悉,珠海国际健康港是集生物医药产、学、研、销、服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开港初期就迎来了总投资超过40亿元的10个国内一流医药研发生产项目进驻,使集群化产业链条的协作模式有了更多可能。
2018年是金湾的丰收年,好消息频频传来。航展期间,以进一步提升珠海航空产业园新材料产业聚集水平,促进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为目标的金湾新材料研究院正式揭牌。项目运营后,将助力金湾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加速器及人才智库,建设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基地。
此外,金湾另外一大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服务项目“动力港”项目也在顺利推进。建成以后,将有效提升新能源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吸引力,为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绿色生态宜居
完善配套改变金湾“有区无城”旧貌
每一个晴天的傍晚,机场东路的海边一侧总是停着长长的车队,路边的弹跳床、人工沙池上,无数孩童欢乐地玩耍,步行道上,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悠闲漫步,不时有行人举起手机,与路边盛开的鲜花合影。
这是2018年航展前才揭开神秘面纱的金湾路,因依城伴海,景色优美,也被市民网友称为金湾情侣路。
难以想象的是,30年前,这儿还只是一片海水和滩涂。即便到1995年,机场东路初落成之时,道路两旁的景观也只有茫茫大海和大片的甘蔗地。10年前,航空新城崛起,靠海的一边仍然是荆棘密布。
发生变化的不仅在机场东路。近日,位于金湾区三灶镇的南北排河因为通过省级验收而受到媒体关注。据悉,过去十多年来,南北排河一直以黑臭闻名,被远近戏称为“黑水河”。随着当地政府的整治工作展开,昔日的“黑水河”水变清了,岸变绿了,景变美了。
与此同时,河长制、蓝天保卫战、三清三拆、垃圾分类等行动陆续在金湾区开展,全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使命,为市民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宜居的新城市中心。
一方面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公共配套、民生工程的不断完善,新城市中心呼之欲出。
在珠海西部的版图上,与金湾相接的金海大桥、洪鹤大桥、鹤港高速等重大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伴随着这些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金湾将由原来的“交通末梢”蜕变成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如今,坐拥“千万级别”珠海机场,毗邻高栏港出海口,加之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运营,金湾区“一桥双港”的交通枢纽体系正逐渐成型。
更值得期待的是,新城市中心的重要载体———航空新城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国际商务中心、市民艺术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公共文化中心等配套建设一天一个模样。
按照计划,未来三年将有多个重要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将为金湾区带来高起点规划的公共服务、产业孵化、商业娱乐、文化体育等生产、生活设施,从城市风貌上改变金湾“有区无城”的现状,极大提升国际化形象,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
笔者从金湾区获悉,该区今年安排续建学校项目2个,新开工学校项目11个,按照计划,到2020年底,全区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600个,进一步解决公立学校学位紧张的难题。城市不断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配套不断完善,这些变化将不断满足金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稳步推动新城市中心早日建成。
文:李洁琼图:吴进制版:黄琼红林泳希邹虹香吴依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海涛)近日,记者从阳东区那龙镇扶贫办了解到,该镇那甲村、亨垌村、历屯村利用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为贫困户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