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泥鱼”比赛现场,村民在滩涂上大显身手。斗门区乾务镇日前举行第七届“装泥鱼”习俗比赛,12名来自乾务镇的村民在滩涂上大显身手,展示“装泥鱼”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魅力。该项目传承人黄国富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获得第一名。
采写:本报记者张帆摄影:本报记者曾遥
当日13时30分,比赛正式开始,参赛村民在规定的一个小时里捕捉泥鱼,以收获数量排列名次。参赛者穿上蚝袜,扛起泥板,手提鱼笼、鱼篓奔向滩涂。捕捉过程中,村民把鱼笼挂在泥板的扶手上,脚踩泥板在滩涂上滑行,并不时弯下腰,把鱼笼放置在观察好的泥洞口,等泥鱼“自投罗网”后便陆续回收鱼笼,洗掉泥浆,打开笼尾将泥鱼倒入腰间的鱼篓。经过一番比拼,该项目的传承人黄国富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力压众人,获得第一名。
“以前捉得最多的时候有三四十斤。”今年64岁的黄国富是乾务镇虎山村人,年轻时以“装泥鱼”为生,他希望通过举办比赛,让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下去。
“装泥鱼”是乾务极富地方特色的一项传统民间习俗,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近年来,乾务镇通过设置非遗传承基地,培养年轻骨干,在校园开设织鱼笼课程、参加对外展示活动等,积极推进“装泥鱼”习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新闻推荐
经珠海斗门超毅实业有限公司(超毅实业)、珠海斗门超毅电子有限公司(超毅电子)股东决定,超毅实业拟吸收合并超毅电子。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