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斗门糍粑有技巧。本报记者 曾遥 摄本报讯(记者廖明山何进)28日,一场弘扬客家传统美食文化的“食糍粑·迎十月朝”亲子体验活动在斗门区白蕉镇虾山村举行,20多个家庭学习制作斗门糍粑。
本次活动由珠海市妇联、斗门区妇联指导,白蕉镇创享e家携手白蕉镇妇联、珠海市瑞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虾山村妇联主办。
按传统习俗,农历十月,秋收完毕,有新糯收成,为了慰劳家中耕牛终年劳役之苦,客家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动手制作糍粑。
活动一开始,工作人员先向家长、孩子们详细讲解了“十月朝吃糍粑”的客家习俗,随后邀请虾山村的赖凤媛阿姨传授制作糍粑的技巧。
“糯米粉兑水,锅蒸1小时,花生和芝麻炒熟备作馅料。将煮熟的糯米团转移到瓦缸,用木棒捣擂,彻底激发出糯米团的韧性,这样制作出来的糍粑口感粘糯易消化。”赖凤媛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制作秘诀。
大人小孩纷纷拿起木棒,兴致盎然地加入擂糍粑行列,体验自制美食的乐趣。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制作客家糍粑,让这些家庭感受具有独特魅力的客家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将客家传统手艺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教练机徐徐降落珠海莲洲通用机场。本报记者曾遥摄本报讯(记者张帆)“我们飞回来了!”24日16时24分,一架斗门制造的2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