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局供图本报讯记者王芳报道:2018年12月底,全国第一个可观测1000米以下低空区域发生的雷雨大风、冰雹以及龙卷风的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在珠海市气象局投入使用。近日,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与珠海市气象局签订《珠澳相控阵天气雷达项目合作协议书》,标志着该系统将为珠澳两地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气象防灾减灾发挥重要作用。
由4台雷达组成
提高对强对流天气探测和预警
据了解,协议的签订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网建设规划的一部分。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由4台雷达组成,分别布设在珠海横琴新区脑背山、淇澳岛望赤岭、高栏港马鞍山和斗门黄杨山,该系统与现有的珠澳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协同观测天气的变化。
天气系统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度,其中,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雷雨大风、冰雹、下击暴流、局地短时强降水以及龙卷风等天气因尺度小,生消变化迅速,致灾性强和难以捕捉等特点,成为现代气象预报的重点和难点。
“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优势是,能捕捉到到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范围内的大尺度以及部分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变化,而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网络化观测系统能准确地获取小尺度以及部分中尺度天气系统整体结构的演化生消变化,从而提高对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探测和预警。”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说。
获取三维风场信息
提高台风路径预报准确性
据介绍,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的优势,一是具有快速灵活多波束的电子扫描功能,体扫时间分辨率可达27秒一个,超高的时间分辨率提高了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报的精细度。二是提高了雷达观测径向分辨率,多台雷达的数据融合可获得超高空间分辨率,能有效提高灾害性天气的时间、地区、强度以及发生的预知几率。
“沿海地区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是台风,近年来多次出现的台风路径预测失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无法准确获取伴随台风系统的风场信息。但实际上风场信息是三维的,只有获取风场所有三个空间维度的信息才能做出有效准确的风场监测。相控阵天气雷达网络化协同观测就是获取三维风场信息的有效手段。”该负责人介绍,此外,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还实现了中小尺度低海拔空域有效的覆盖,以及对近地面的覆盖,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近地面降雨预测的准确性。
共建共享
满足澳门气象服务需求
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珠海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进一步提升两地气象预报预警水平、完善气象灾害联防体系,不断满足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气象服务需求。
据了解,根据协议,4台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将为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和澳门航空气象中心提供雷达数据。同时,珠澳两地制订了目前运行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珠澳共建珠江口气象探测网等共建设备的下一步运维及升级计划,并拟订了珠澳联合开展“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的工作方案。
新闻推荐
□沈峰10月22日,记者从珠海市斗门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斗门区大力推进“一门式”集中政务服务建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