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斗门科创中心正式封顶。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摄
高标准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今年,珠海斗门安排投资计划46.49亿元,续建、新建项目128个,储备项目64个,其中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大水利设施投入、补短板打造生态新城等成为亮点。
步入第四季度,斗门区重大项目进展如何?笔者从斗门区发改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在重点产业项目中,斗门区完成服务业项目年度投资5.2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超过六成;农林牧渔以及园区配套项目完成均超过八成;此外,随着黄杨河湿地公园开放、井岸镇卫生院异地新建规划落地,一批民生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撰文:林郁鸿王韶江
斗门科创中心顺利封顶
珠峰大道旁,斗门新地标屹立于尖峰山下。
10月30日,斗门科创中心举行封顶仪式。斗门科创中心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其背靠尖峰山,前望黄杨河,与斗门市民公园相邻,总建筑面积达9.5万平方米,共29层总高度约130米,在主楼封顶后,其将于明年7月正式竣工。
在建设施工现场,楼顶上的吊机伸出长长的“臂膀”,现场施工有序而忙碌。“斗门科创中心将被打造成为集商务办公、技术交流、文化展示、教育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形象展示区,对完善斗门区创新技术服务产业设施体系,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具有重大意义。”斗门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前,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一直是斗门产业版图中的短板,打造科创中心,对斗门能否培育出科创土壤,让高端产业与科研机构强强联手,形成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至关重要,也对珠海西部生态新城的建设具有示范作用。
科创中心的加速建设,是斗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在乾务,珠海旭生产业城也在加速落地,按照规划,其将被打造成为珠海西部生态新城文化地标综合体,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区域对话社交新窗口。
统计数据显示,旭生创新科技产业园在园企业20多家,其中6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旭生创新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在规划中,计划2020年开发1栋科研厂房和6栋人才公寓,2025年前完成全部开发建设。建成后将形成了集产、学、研、资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区,5年内实现创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实现引入科技企业120家以上,创造12000个就业岗位,年生产总值40亿元,纳税1.5亿元。
“旭生创新科技产业园进展顺利,这里将被打造成为产城融合模式下的高端产业园区。”斗门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珠海旭生产业城由旭生文化广场和旭生创新产业园组成,将融“文化商业综合体+科技孵化器+人才公寓”于一体,打造产城融合的高端产业园区。
数量众多的项目、庞大的投资,意味着强大的发展后劲和潜力。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在重点产业项目中,斗门区完成服务业项目年度投资5.25亿元,年底投资完成率超过六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超预期
今年以来,在全球瞩目的5G市场,以珠海冠宇、珠海超毅为代表的斗门区众多科技企业生产的一批批“斗门智造”产品源源不断输送到全球各地,工业技改积累的竞争优势,帮助斗门企业畅游5G蓝海。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战略性新兴投资项目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动力。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斗门区紧紧扭住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活力。其中,斗门区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90项,总投资702.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09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进力度最大,前三季度完成投资9.37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超过九成。
在新青工业园内,珠海冠宇公司投资的冠宇3D锂电池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已完成第4条生产线的建设,这个总投资3.8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今年已完成年度投资额80.2%。
园区的另一家全球PCB电路板巨头——珠海超毅公司的智能手机主板生产线工程已完成投产,今年完成年度投资额90%,已完成部分生产线建设并投入使用。
随着工业产业基础的日益成长,生产性服务业要素和项目也在加快植入于斗门的产业链中。
在乾务,敦豪—威恒供应链南区综合营运中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未来将为珠江西岸的电商、汽车、医疗等企业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跨境电商服务及供应链金融服务,预计年产值2.3亿元,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区域物流枢纽。
与此同时,白蕉新港水产品深加工物流园则正在加快打造水产物流,加速形成强大的深加工冷链物流及完善的产业配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未来将建设成为省内最现代化、产业最集中、技术最先进及加工储藏运输能力最强的水产科技园区。
“通过围绕制造业两端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植入生产性服务要素,既能使生产性服务业本身蓬勃发展,又能促进斗门原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斗门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多个民生项目集中发力
滨水观景台、滨河广场、藕丝亭、观河廊架、芦苇荡、红树林……今年9月,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黄杨河湿地公园也正式开园,与西堤路南延段同步建设,共同构建起“斗门情侣路”,进一步提升斗门城市品质,成为斗门区的新地标和打卡胜地。
除了黄杨河湿地公园建成免费开放,斗门区珠峰实验学校、斗门区齐正小学也相继投入使用,截至9月底,斗门区一批民生工程项目相继开工、竣工。
尖峰山森林公园改造(二期)工程是斗门区政府的民生实事之一,今年2月份启动改造,该项改造工程主要包括五部分: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及周边环境提升改造,公园主入口大门及广场改造,山顶消防水池及观景平台改造,后山路入口改造,尖峰村背后上山路口改造。建设工程总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其中游客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1390平方米、绿地18054平方米。
目前,该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以及周边环境、公园主入口、山顶消防水池景观平台、后山路口等,已经完成整体工程量的85%,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全面完成。
此外,井岸镇卫生院异地新建项目是2019年斗门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项目选址位置已敲定,新地址位于井岸镇新堂路西北侧,项目用地面积约15604平方米,将按照299床标准新建卫生院和康复医疗中心,建筑功能包括康复医疗、预防保键及合作医疗管理、各医疗科室等。项目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为新建井岸卫生院,按99床规模建设;二期为新建井岸康复医疗中心,目前已完成用地指标调整和选址的控规修正,正在开展土规调整。
建设于20年前的乾务镇中心区主干道——乾南中路、盛兴三路,也近期完成升级改造。
由于年久失修,原道路晴天凹凸不平、雨天积水严重,给行人出行造成极大困扰。改造后的乾南中路、盛兴三路分别宽达33米、20米,极大地改善乾务镇中心区对外交通环境,带旺周边商铺,同时对加强沿线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推荐
斗门科创中心29层封顶预计明年7月竣工,斗门区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快马加鞭
预计明年7月竣工,斗门区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