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珠海 今日香洲 今日斗门 今日金湾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今日斗门 > 正文

河清岸绿鱼翔浅底碧道蜿蜒 全面推行河长制绘就碧水长流新画卷

来源:珠海特区报 2019-12-20 06:49   http://www.kcqsx.com/


横琴新区天沐河。淇澳湿地。淇澳红树林保护区。芒洲湿地公园的美丽异木棉。冬阳和煦。

横琴芒洲湿地公园,7500多株异木棉次第绽放,远眺,云蒸霞蔚,蔚为壮观。这里是与澳门一水之隔的横琴新区芒洲湿地,6.4公里的马骝洲海堤上种满了木棉、异木棉、凤凰木等高大开花树种,点缀其间的是低矮的龙船花、黄蝉、毛杜鹃等奇花异草,整个花海长廊四季有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市民、游客都喜欢来这里“打卡”,或赏花,骑行,或在花间驻足,拍美景,如痴如醉,流连忘返。“河清岸绿、鱼翔浅底”“碧道长廊”,如此岭南水乡画卷正是珠海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河湖治理,推进碧道建设等工作成果的缩影。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启动以来,珠海市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创新思路,全面推行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河湖生态问题整治成效显著。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8.24%;9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100%。

采写:本报记者陈翩翩

摄影:本报记者钟凡李建束

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对老百姓而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发展之源,也是宜居家园。加强河湖治理助力水环境提升意义重大。

山海相拥、陆岛相望、河湖相映,珠海特具“河涌纵横,开门见水”的水乡特色。珠海市地处西江下游滨海地带,珠江分流水道与当地河涌纵横交织,属于三角洲河区域。全市陆域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江河涌渠多达500多条,河湖治理任务相对繁重。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2018年全面推行湖长制以来,全市设立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河湖长共计516人。

今年是推动珠海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从“有名”向“有实”升级转变的关键一年。珠海市发挥河长制湖长制制度优势,以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倒排工期,以点带面,靶向攻坚,全力冲刺,确保不折不扣完成国家和省、市部署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珠海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环境改善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为珠海市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推动“二次创业”加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珠海市坚持高位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连续两年签发总河长令,明确河湖治理目标、任务,对河长制湖长制各项重点工作发起总攻。市相关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做好河湖治理工作。珠海市还出台《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专项攻坚方案(2019-2021年)》,部署全市黑臭水体治理和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市河长办、水务局等相关负责人还赴中山市商谈石角咀水闸重建事宜,推动跨界流域治理,为珠海市开展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河长巡河巡湖近两万人次。市、区、镇三级河长巡河巡湖发现问题1876个,落实整改1810个,整改率为96.5%。

市河长制办公室多次召开河长办主任会议、河长制工作会议、现场推进会等,逐项部署河长制重点工作;主动加强与省水利厅、省西江流域管理局沟通,积极协调解决“清四乱”难点问题和珠中跨界流域治理工作。

市河长制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加强与各部门的工作联动,每月通报总河长令九项重点工作,摆问题,层层传导压力;加强督导检查,今年以来4次牵头组织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工作,累计开展河湖专项督查检查52次,巡查河涌181条次;发出整改督办通知42份、预警函6份,跟踪督办整改事项90项。

针对“清四乱”专项行动、黑臭水体治理、污水管网建设滞后问题,市政府两次开展约谈,签订4份约谈情况告知书,形成震慑力。

经过多方努力,今年1-11月,珠海市地表水主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66.7%。其中,尖峰大桥、虎跳门水道河口水质Ⅱ类,石角咀水闸水质Ⅳ类;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千里碧道长廊

作为河湖治理最高目标,广东万里碧道建设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建设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一项重要举措。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开展“让广东河更美”大行动,高标准建设“万里碧道”工程。全省整治河道水网,启动建设水碧岸美的万里碧道工作,将高标准制定全省碧道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分区建设,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在广东大地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

珠海市紧扣建设广东水碧岸美万里碧道要求,充分利用水网纵横、陆岛相望的水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碧道规划与建设。记者获悉,目前,全省确定“1+10”省级碧道试点,即1个大湾区碧道,10个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碧道试点。其中,横琴新区天沐河+芒洲湿地段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碧道试点。珠海市计划从今年起打造千里碧道,彰显珠海本地特色和碧道文化内涵。

据了解,省级试点在结合情侣路规划及建设情况基础上,将天沐河、芒洲湿地、情侣路串联起来,打造珠海市滨海型碧道景观带。横琴新区芒洲湿地+天沐河作为省级万里碧道建设试点,集山、水、林、田、湖、海生态要素于一体,融入区域特色水文化,彰显水的历史与未来,打造公众喜爱的美好生态空间。横琴芒洲湿地公园位于横琴新区西北角,磨刀门水道与马骝洲水道交汇处,占地面积约66公顷,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并对公众开放。而东西走向,横穿横琴岛的天沐河碧道工程位于横琴新区中部,西起磨刀门水道,东至十字门水道,贯穿横琴岛,两岸全长13.8公里,已基本完成建设。

市级碧道试点建设方面,珠海市已印发《珠海市百里碧道试点实施方案》,计划将香洲区凤凰山公园一期香山湖段、金湾区二号主排河、金湾区三灶湾海堤、金湾区红旗河、斗门区黄杨河、高新区鸡山排洪渠、高新区东岸排洪渠和高栏港区连湾涌等,打造为市级试点碧道。至此,省、市级碧道总长度将达60.18公里。

珠海市碧道规划建设将呈现“九湾一岸、碧秀珠海”总体格局,以水为主线,统筹山、水、湖、田、海等各种生态要素,兼顾生态、安全、文化、景观、经济等功能。未来,珠海将结合“九湾一岸”岸线资源优势,高标准打造“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滨海风光带,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碧道建设试点示范。

名词解释

碧道

“碧道”是以江河湖海及滨水空间为载体的开敞空间廊道。以生态、共享、统筹理念为引领,推进水环境与安全治理,营造生物栖息和公共休闲场所,促进水、岸、城、乡联动提升,形成江河安澜的行洪通道、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诗情画意的休闲绿道、浓郁乡愁的文化驿道、生态活力的滨水经济带。

九湾一岸

全市碧道建设总体格局中的“九湾”,指组成大情侣路中国最特色的海湾集合,包括淇澳湾、唐家湾、凤凰湾、九州湾、拱北湾、横琴湾、新洪湾、南水湾及海泉湾。“一岸”指由情侣路南北延伸的整个东部浪漫风情海岸,既极具珠海特色,也是全省滨海碧道景观带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

“清四乱”“五清”

今年以来,珠海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进河湖整治专项行动进入集中攻坚阶段,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上下一心,以打硬仗的决心,不成功绝不鸣金收兵的毅力,坚决打赢这场河湖专项行动攻坚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珠海市河湖“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稳步推进。在“清漂”方面,珠海市按照省河长办的统一部署,两次开展水面漂浮物清理专项行动,组织各区精心谋划和推进水面漂浮物清理。据统计,全市清理河流长度1237千米,清理水面漂浮物6.30万吨。“清淤”方面,清淤河道109条,清淤长度204公里。纳入清淤重点的17条黑臭水体全部进行了底泥污染物清理。

经省认定,珠海市共有入河排污口600个,目前已完成整改473个,整改率78.8%。珠海市“清障”“清违”,按照“清四乱”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加紧实施。珠海市印发的《珠海市整治侵占江河湖泊违法违规建设问题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目前,珠海市207宗规模以上“四乱”问题已基本清理整治完毕。经过一年的持续整治,违法违规侵占江河湖泊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关键词:

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前山河流域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农业、工业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治理,前山河(珠海段)水质尚不能持续稳定达标,仍存在水体质量状况时有反复、部分河涌水质不理想、污水管网建设问题尚未根治、跨界水污染整治推进缓慢等问题,前山河水环境治理形势相对严峻。

为此,市政府印发《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攻坚方案(2019-2021年)》,积极开展前山河流域污染源摸排,沿岸“散乱污”专项整治,源头治理等相关工作;加紧实施前山河流域12条问题河涌(含新增3条黑臭水体)治理,确保2019年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整治,2020年问题河涌治理“初见成效”。

香洲区成立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现场指挥部,并制定出台《香洲区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攻坚总体实施方案》,前山河整治攻坚战3年行动正式拉开帷幕。通过攻坚行动,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水质2019年力争达标(地表水Ⅳ类标准),2021年底前山河水质稳定达标。

2019年7月,《2019年香洲区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倒排实施计划》正式公布,接受公众监督。截至12月初,已完成摸排管网1015公里,重点排水户摸排347个;完成排水管网清淤254公里,局部修复155处,整段修复4037米;9条问题河涌现已全部进场作业,3条黑臭水体银林、北山、翠屏排洪渠的累计进度分别为95%,100%,98%,两条黑臭水体造贝、南屏东排洪渠已达到“初见成效”。

此外,拱北水质净化厂和南区一期水质净化厂均已完成提标改造并进水调试。国家采测分离数据显示,2019年1至11月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水质类别为IV类,目前达到考核标准,扭转了前山河年初水质不佳的局面。

关键词:

黑臭水体、问题河涌整治

全市已录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黑臭水体共计17条,总长度为45.51公里。按照计划,至年底,17条黑臭水体要全部实现“不黑不臭”。

黑臭水体和问题河涌治理方面,市河长制办公室在“一河一策”编制前期河湖现状摸底调查成果基础上,认真梳理各区上报问题河涌实际,形成问题河涌(渠)名录信息表并绘制分布图,有针对性地部署治理工作。据了解,珠海市列入整治任务的黑臭水体共17条,累计完成“初见成效”评估工作的黑臭水体14条,完成比例为82.4%,其余3条力争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评估工作。生态环境部在2019年第二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强化监督中抽查了珠海市7条黑臭水体,总体评价为基本消除黑臭。

全市共有问题河涌53条,目前7条已完成整治工程,40条整治项目正在施工,6条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须在2020年底前达到“初见成效”的整治目标。

新闻推荐

交房公告

尊敬的晓江川雅园全体业主:我公司开发的1栋、2栋、3栋、4栋楼已验收合格,现定于2019年12月28日集中办理交房手续,请各...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 河清岸绿鱼翔浅底碧道蜿蜒 全面推行河长制绘就碧水长流新画卷)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