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珠海 今日香洲 今日斗门 今日金湾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今日斗门 > 正文

生态新城崛起 美丽乡村腾飞斗门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14个学校续建项目顺利进行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9-12-31 06:09   http://www.kcqsx.com/
[摘要]斗门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14个学校续建项目顺利进行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南门村接霞庄美丽蝶变。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斗门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举全区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9年以来,斗门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斗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机遇、重大平台,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快建设珠江西岸智能制造示范区、滨江田园生态新城和粤港澳休闲旅游目的地,奋力打造珠海“二次创业”新引擎。

成绩

累计培育187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大湾区建设热潮开局之年,斗门区交出一份怎样的成绩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斗门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斗门主要经济发展指标稳中向好,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2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均保持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全市第一。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为有力抓手。落实省市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斗门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累计培育187家高新技术企业;汉胜科技率先实现珠海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制定上零的突破;爱美科技、云谷明珠孵化器积极参与省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评价,旭生科技孵化中心、新青港湾众创空间稳步推进。建设港珠澳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高质量发展“菜篮子”。

更高水平连通融通,作为重要目标。突出鹤洲区位优势,形成轨道交通重要节点,力争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核心交通枢纽。推动香海大桥、鹤港高速、上横大桥、黄镜门桥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通对外堵点;推进白蕉大道、黄杨大道、珠峰大道等主干道改造提升,畅通区内节点。

改善民生福祉,作为落脚点。找准斗门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定位,紧密围绕“一河两岸”和白蕉、白藤、尖峰南三大组团,加快构建“生态新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格局,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完善医疗体系,市第二中医院(侨立中医院)等一批项目加快改扩建;坚持教育优先,华中师范大学珠海附属中学、珠峰实验学校、齐正小学、容闳学校建成招生,14个学校续建项目顺利进行,新增学位超4000个。

举办文化节、体育节、旅游节、美食节“四大”品牌活动,与澳门、深圳等湾区重要城市建立旅游合作联盟。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成功召开,莲江村和南门村成为示范点;投入2亿多元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投入3.9亿元加快推进13条市级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斗门区被列入全国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候选名单。

亮点

推动创新资源在斗门集聚

创新驱动,是推动斗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斗门曾出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和斗门区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打造珠江西岸创新高地。

位于斗门珠峰大道旁的厂区,由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IEC61196-6-4——《同轴通信电缆第6-4部分:75-7型CATV电缆详细规范》于今年正式发布,主要应用于有线电视、安防监控网络和卫星直播系统。这标志着珠海主导制定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实现“零的突破”。

珠海汉胜在国际标准上取得话语权,发出“斗门声音”,是斗门区坚持“工业立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有力实践。今年以来,斗门区全面贯彻落实斗门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和斗门区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工程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公共技术平台等各类研发机构;鼓励冠宇电池等企业申报国家级创新平台,形成创新高地。

在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方面,主动承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外溢,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拓展珠港澳创新合作维度,融入国内创新网络,推进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此外,加快斗门科创中心、斗门农业电商孵化园、旭生科技孵化中心建设,推动孵化器、众创空间持续发展,力争今年实现在孵企业超50家;实施新一轮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今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2亿元。

经验

加快打造滨江田园生态新城

冬日的南门村接霞庄风景如画,庄内道路、房屋整齐划一,庄外大片莲花吐露芬芳。

接霞庄始建于道光年间,曾富甲一方。清末之后,逐步颓废,断墙残垣、垃圾成堆。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南门村大力推行“三清三拆三整治”,接霞庄迎来了“脱胎换骨”。2018年,接霞庄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斗门区提出,发挥斗门自然生态优势,加快提升城市能级量级,打造支撑珠海建设澳珠极点的湾区魅力之城。斗门区高起点规划,注重城市设计,加强对空间形态、景观视廊、公共空间、建筑风貌等控制指引,传承文明,凸显潮流,形成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斗门特色城市风貌;按照“一河两岸三组团”整体布局,朝着滨江田园生态新城方向,推动建设功能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优质便利、交通往来快捷高效、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其次高标准建设,抓好黄杨河“十里滨水长廊”南拓北进,打造斗门“情侣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三产融合,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加快建设13条市级示范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而在高水平管理方面,斗门“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推进“三化”,建设“三城”,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展望

加快“斗门制造”向“斗门创造”转变

“201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在日前召开的斗门区党政领导班子务虚会上,区委书记周海金称,2020年是“大考”之年,既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这场“考试”关系斗门未来3-5年乃至长远发展,只有顺利通过,才能迎来崭新的斗门,因此必须在认清大趋势中捕捉大机遇,在顺应新要求中谋求新发展,在“实干兴区”中为打造珠海“二次创业”新引擎接续奋斗。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建设新时代斗门任重而道远,必须正视当前短板,对标高质量发展、对标生态新城蓝图、对标互联互通格局、对标改革开放前沿、对标群众美好生活向往,进一步补齐各项短板,加快“斗门制造”向“斗门创造”转变。

“在这关键一年,我们要进一步推动斗门高质量发展。”斗门区区长马洪胜表示,在新的一年,斗门将牢牢把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的双重机遇,以改革、发展、稳定、人才为抓手,努力构建“智能政府”,同时着力打好发展、土地供应、黑臭水体整治三大攻坚战,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袁平峰

新闻推荐

西区路政电子巡查监控系统已覆盖24座桥梁 实时监控桥下空间及航道过往船只

扫码关注珠海特报APP相关推文本报讯记者郑振华报道:记者24日从市公路局获悉,该局西部地区公路管理处结合实际工作深入...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生态新城崛起 美丽乡村腾飞斗门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14个学校续建项目顺利进行)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