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秩序井然。
保洁人员积极做好卫生服务。
公安等部门积级维护现场秩序。
垃圾分类箱吸引游客关注。1月5日,天气晴朗,虽然斗门美食文化节已到了最后一天,但现场依然人气火爆,摩肩接踵的游客和市民,现场分外热闹。令人欣喜的是,市民们在品尝大江南北不同风味美食的同时,还和主办方及各商家共同展现了美食文化节良好的文明形象,大家不仅主动排队等候购买食品,而且垃圾不乱丢,展示了美丽善雅的良好精神风貌,与绿意葱茏的尖峰山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风景画。
采写:本报记者康振华
摄影:本报记者张洲
自觉排队垃圾入桶
记者在美食节现场看见,由于人流众多,许多美食摊档前购买者众多,但没有出现蜂拥而上的混乱情况,大家都自觉排队,有序购买。在著名的大赤坎烧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山鸭扎包等摊位前,市民排成长长的队伍等候购买,老板则忙着打包、烹煮,招呼客人,乐得合不拢嘴。
为确保美食文化节活动在文明、整洁、有序的氛围中顺利开展,斗门区环卫所每天有二十多名环卫工人对美食节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清扫保洁,包括垃圾分类志愿者在内的众多工作人员开展了服务保障工作。主办方在现场摆放了多个垃圾桶,并在醒目位置贴上提示。市民们也积极配合,主动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相互监督,共同维护环境卫生,争当文明市民。
记者现场看见,美食文化节展区整洁干净。旁边的斗门市民公园里,虽然有不少市民把买好的美食带到公园里一边游览一边品尝,但青青的草地上一点垃圾都没有,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徜徉,好一幅和谐文明的景象。
环卫工人坚持全天候巡回保洁,确保道路清扫保洁到位,垃圾桶清理及时。同时,每日会展结束后,他们还会对美食文化节区域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做好垃圾清运,道路清洗,垃圾桶冲洗、归位等工作,确保第二天整体环境整洁。
不少带孩子来现场的年轻父母教育自家孩子,要爱护环境,讲卫生才是好孩子。
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在500多米长的美食节美食摊档尽头,有一排绿红灰相间的大型分类垃圾箱特别引人注目,在斗门区市政园林管理处指导下,由广东青蛙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组织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前来咨询。让“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美丽社区”的理念深入人心。据广东青蛙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亓涛介绍,通过参加斗门美食文化节活动,利用现场集中的大量人流,现场宣导生活垃圾分类及智能分类的现场体验;1—5日,前来注册参与垃圾分类的人数接近3000人;活动现场儿童、学生、中老年人积极参与,高度关注并参与垃圾分类。“美食文化节5天时间里的现场垃圾分类宣导及体验活动,可以说是取得了圆满成功。”亓涛开心地说。
据了解,斗门区垃圾分类在该区市政园林管理处统一布局及计划安排下,目前已在白藤街道办白藤社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在该社区的15个居民小区及公共区域设置了20台智能生活垃圾分类设备。智能设备落地后得到社区居民热烈欢迎,仅仅一个月时间,社区居民注册率已经达到了40%。亓涛表示,目前他们正在每个小区加紧安排现场督导、现场宣导、指导投放等系列推广活动,目的是让社区群众更全面、更快地落实垃圾分类。之外,该公司收到了其它社区甚至其它行政区的物业公司和居民的反映,也想尽快在本社区推行垃圾分类。
让市民吃得放心
据主办方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美食文化节期间广大群众饮食安全,斗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美食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每天派出数名工作人员现场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记者在每天的检测情况登记表上看见,检测的产品包括蔬菜、鱿鱼、食用油等十多种,检测项目包括黄曲霉素、亚硝酸盐、克百威、双氧水等,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另外,该局还加大宣传力度,向现场群众和参展商积极宣传相关食品安全知识,让群众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意识,教育入驻食品制售商户守法经营、诚信服务。同时加强美食节现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找回10多名走散儿童
据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现场人流众多,美食文化节期间发生十多起儿童与家人走散的情况,但在现场公安民警及安保人员的努力下,走散儿童都找到了家人。现场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针对现场车辆人员众多的情况,斗门交警部门加强现场疏导和合理分流车辆和规范停车秩序等,确保了美食文化节顺利祥和举办。
美食文化节期间,许多市民扶老携幼,呼朋唤友,品美食看美景,或在大草坪上享受冬日阳光,或漫步堤边一览黄杨河美景,成为本届斗门美食文化节的新风尚,“绿水青山·知味斗门”的美食文化节主题得到了充分地展现,也把斗门“文化生态旅游”的品牌擦得熠熠生辉。
新闻推荐
每一道美味都能熨帖你的心胃 咸淡水交融、优质海鲜河鲜成就舌尖上的斗门
咸淡水交融、本土海鲜+河鲜助力斗门美食。香喷喷的白蕉海鲈。白蕉镇昭信村“白蕉海鲈”养殖户在鱼塘养殖。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