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恢复堂食
餐厅恢复堂食
十里莲江已经吸引了游客光临
文/图杨雪薇
春暖大地。踏入三月,珠海斗门在渐渐复苏。除了工业企业加速复工复产以外,餐饮业、旅游业以及各类文化公共场所、娱乐场所都已全面恢复开放营业,这座黄杨河畔上的小城,已恢复了应有的秩序和人气。
据悉,截至3月24日,斗门全区约5000余家餐饮已复工;十里莲江、十亿人农庄、停运小镇等景区陆续开门迎客;85家文化娱乐体育场所恢复营业;农贸市场、购物中心等各行各业也开始了正常营业……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珠海斗门的城乡生活逐渐有序恢复。
乡村旅游将抢占疫情过后市场先机
莲江村五指山下,和煦的春风温暖了田野。五彩斑斓的鲜花已开得烂漫,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正徐徐打开。
3月16日,斗门区十里莲江迎来正式开园,这意味着在经历了长达近2个月的关停影响下,斗门乡村游有序拉开序幕。
笔者了解到,十里莲江开门迎客后,已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往,上周末,景区的停车场里停满了车辆,入园人次将近500人。该景区有关负责人称,园区内外环境采取了全方位的消毒防疫措施,为开园做好了充分准备。不过园区目前仍缓接待大型旅行团,禁止人群聚集,同时入园需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
位于斗门的十亿人火龙果庄园,3月17日也正式重新开园。开园前,整个庄园做好清洁、消毒、防疫,同时设计了一些让客户既能娱乐,又能健身的项目。客户须提前预约后,现场量体温、实名登记后方可入园。目前,园区每天平均接待量在80人左右,其中3月22日接待量达157人,共计接待人数468人。
事实上,过去两个月,疫情对于斗门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冲击相当大。御温泉渡假村,全区唯一一家4A景区,每年的春节前后也是市场最旺季的时候,此次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取消的订单金额就达上千万元。原本在区域内已初具名气的斗门春节赏花系列活动,每年都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相关的餐饮、农特产品等行业也能从中受益,甚至帮助村民明显增收。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斗门十里莲江、莲洲镇耕管村、斗门镇上洲村、大濠冲村、小赤坎乌石村等地的赏花活动以及御温泉、接霞庄、南澳度假村、鳄鱼岛等景区景点专门为春节策划的文化旅游活动全部取消,原计划元宵节举办的斗门民间艺术大巡游也提前取消。
“这无疑对刚刚起步、方兴未艾的斗门乡村旅游市场的打击十分巨大。”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区旅游企业复工复产和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良好发展,此前斗门区发布的“斗门暖企25条”中就特别提出了针对舒缓文旅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条例。据悉,对1月22日至1月31日期间,因防疫需要响应政府号召取消订单累计达5万元及以上的酒店,按其取消订单总额的30%予以补贴,单个酒店补贴不超过30万元;因疫情原因对旅行社造成的游客退团、退票等直接经济损失,给予50%的补贴;对各景区景点原计划在春节期间(1月24日至1月30日)使用自有资金举办节庆活动的,按照已发生金额(发票)的50%予以补贴。
目前,虽然乡村旅游陆续开门迎客,但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称,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斗门旅游要回到正常轨道尚需一段时日,接下来将密切关注及研判疫情形势,精准发力,抢占疫情过后的第一波乡村旅游市场先机。
为此,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景区、餐饮协会等单位积极协商,酝酿出台优惠券、消费券等惠民措施,加大宣传,促进旅游经济消费。同时调整区域旅游营销策略,围绕生态、美食、文化等特色优势所在,谋划疫情结束后的文化旅游活动,重点针对珠海及澳门客群,精准发力做好营销推广。
“这段日子,我们还会重点加强‘内功’修炼。”该负责人表示,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斗门将加快宋城演艺度假区、御温泉二期、接霞庄风情小镇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丰富斗门旅游业态和规模,着力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集散服务中心、智慧旅游系统等配套设施。
公共场所防控措施严格可放心前往
近日,笔者在大信·新都汇斗门店看到,客流量较一个月前有着明显变化,虽然都是戴着口罩的顾客,但人流明显增多了不少。目前,在疫情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后,商场全面恢复正常营业时间,各类商户均已全面恢复营业。
人气最旺的莫过于餐饮业。据悉,商场餐饮业按照3月14日斗门区文件通知,在区市场管理监督局指导下开放了堂食。客人进入餐饮商家和娱乐场所消费需要再次进行测体温,扫斗门健康码。商场加强堂食管理,现场做好桌椅消毒和就餐人员隔桌,错位就座用餐。确保广大顾客在商场消费安全,安全消费。
大信·新都汇斗门店负责人表示,目前商场防控措施,仍然按照政府要求,落实每两小时对公共部位如电梯按键、手扶带和门把手等消毒;商家复业需提交申请,向商场提交个人行动轨迹和健康码;做到“八个一”,上下班落实员工测体温;对进入商场各入口实行管控,对进行商场每一名顾客实行测体温,扫斗门健康码,严格落实绿码通行原则;工作人员和顾客必须佩戴口罩,且进入商场前需测量体温。
“商场有很多安全保护措施,让我们放心前往消费。”客人袁先生曾经是大信·新都汇斗门店的常客,如今看到商场恢复正常营业后也特意带着家人前往。据其介绍,目前商场很多品牌都有很大力度的打折优惠,这一点对他来说十分有吸引力。
除了购物中心和餐饮消费以外,斗门区文化娱乐体育场所的科学有序复工复产,也让人看到老百姓的生活正在步入正轨。据悉,3月17日起,斗门区图书馆、区文化馆率先有序恢复正常开放,打响全市文化娱乐体育公共场所复工复产第一枪。3月20日,斗门区文广旅体局发布《斗门区关于文化娱乐体育场所有序恢复正常营业的通告》后,文化娱乐体育场所陆续有序恢复经营。
文化娱乐体育场所复工复产,防疫措施也在严格执行。在区图书馆,开放期间推行了实名制在线预约进馆,预约限额200人/天,并通过测温扫码、佩戴口罩、定时消杀、限时限区域等措施,管控人流,严防人群集聚。目前,各开馆与防控工作稳步推进,进馆读者日均100人次。同时,区图书馆利用线上平台为读者免费提供电子图书、期刊、视听等数字资源,开展“用爱发声,共同战疫”朗读作品征集等线上活动。
在区文化馆,实施微信公众号网上预约制,并出示健康码扫码进场,制定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场所消杀、佩戴口罩、体温监测等防控措施。截至3月24日,预约排练团队12个93人次,参观展览71人次。为丰富市民群众文化生活,文化馆还充分利用数字馆的优势,持续推出文雅慕课400门等免费线上服务。
在区博物馆,开放范围有4展厅2展廊,展厅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下午2时30分——5时,周一全天闭馆,展廊全天对外开放。开放期间,除做好体温监测、防疫消杀等措施外,实施参观人数总量控制、限时限流进行有序参观,同一时间段展馆内接待观众不超过30人,超过30人后安排观众在等候区等候。
全区的歌舞游戏游艺娱乐场所逐步恢复营业。截至24日,复工率达70.2%。大部分娱乐场所均能按照斗门区关于文化娱乐体育场所有序恢复正常营业的通知要求,严格履行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正确处理好疫情防控和恢复经营的关系,切实做好精准防控工作。
此外,目前复工复产的体育场所主要有卡丁车、健身房、羽毛球馆、台球馆、瑜伽工作室等。有关体育场所对复工复产中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大部分场所防控物资充裕。据悉,作为斗门区2020年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的斗门体育馆改造工程,近日正在进行外立面改造,预计5月份将全部完工向市民开放。
新闻推荐
不少人选择外出吃饭斗门黄沙蚬正肥美吃出高考的感觉文/图梅尔这段日子,大家最怀念的,便是各色各样馋人的美食:打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