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受疫情影响,斗门不少农产品遇到销售困境。斗门区第一批农村淘宝的店小二陈喜凤,把滞销的农产品收购回来,并搬进了直播间。白蕉海鲈、黑鱼片、鸭扎包等斗门特产在直播中被抢购一空,实力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3月29日《珠江晚报》02版)
受疫情影响,珠海市部分农产品销售遭遇“寒流”,陷入滞销困境。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其影响面更广,既关系市场保供稳价,更关乎农民生计问题。在多重考验下,只有奋力自救,精准施策,才能化危为机、化险为夷。
珠海市在农产品营销上使出“十八般武艺”,这些好做法值得总结提升,并依托微信小程序、抖音等网络平台,实时发布货源信息,不断扩大销售覆盖面和市场知晓率,要通过健全农产品产销运对接平台,积极穿针引线、牵线搭桥,组织采购主体与本地农业生产主体“入群”,精准对接供需信息,广泛开辟“绿色通道”,有效促进农产品市场的顺畅流通,确保优质农产品第一时间能够直达消费者餐桌。
疫情面前,解决销售难问题,要向“互联网+”要市场,抓住消费新变化、新特点,把握电商运作规律,开辟网上销售主战场,在打通消费、流通、生产各环节痛点和堵点上下功夫,促进农产品既“卖得了”更“卖得好”。
实践证明,不让农产品烂在地里,打通冷链物流是关键。尤其是面对这场疫情,完善冷链体系建设更显迫切。于珠海而言,要围绕“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农民主力”,强化龙头企业与物流配送企业的强强联合,通过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依靠精良的设施设备,全面打开从采购、冷链包装、运输到冷库储存、分拣,再到冷链配送的全流程冷链通道,为农产品延长生命周期、抢占广阔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耿晓筠)27日,浙商银行珠海分行通过斗门区红十字会向珠海市斗门区白藤湖幸福小学捐赠5万元援助金。据了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