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斗门区2020年区级样板村建设动员会召开。按照会议部署,斗门区今年将投入9000万元,推进建设改造30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不断开创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本报3月30日04版)
斗门区是珠海农业大区,也是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近年来,按照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斗门区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大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整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而今,在战“疫”同时,又以区级样板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如同按下了乡村振兴“快进键”。
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农村卫生基础条件差,厕所、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问题不易解决;同时,随着城镇化发展,工业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既要抓好村庄规划设计,推进雨污分流、三线整治、垃圾治理、道路提升、风貌提升等工程,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美丽景观设计,打造特色精品村;也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用牺牲“绿水青山”的代价,来换取“金山银山”。
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必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公路、公交、供水、供电、网络、有线电视等服务在乡村已是寻常事。但也要看到,在公共服务方面,城乡区域之间仍有差距,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十分必要,因此,在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整合卫生、教育、金融、文化、电商等服务功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丰富农村社区服务内容,才能让村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必须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村民作为乡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少不了每个村民的支持和参与。比如积极探索创新村民参与治理机制,通过实施厕所改造补贴、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励措施,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又如把乡村治理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村规民约,使文明环保行为成为每个村民和家庭的行动自觉,实现乡村文明与村民素质互相促进。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今年斗门区的民生实事。拿出啃“硬骨头”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把乡村振兴战略做精做细做优,就能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帆报道:3月27日,斗门区2020年区级样板村建设动员会召开。按照会议部署,斗门区今年将投入9000万元,推进建设改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