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区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曾超满对进入小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斗门区老干部梁关方进行创作。
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林惠芳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送上爱心糖水。庚子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两个多月来,在珠海西部防疫战线上,斗门区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的260多名老干部不顾高龄、“重装上阵”投身社区群防群控。守一线、捐善款、文艺兵、保后勤……银龄老将们“人退休思想不退坡”,助力斗门战“疫”夺取胜利,上演“最美夕阳红”。
采写:本报记者何进
摄影:本报记者曾遥
防疫一线急先锋银龄老将重上阵
社区防疫执勤点的工作时间长,排查任务重。斗门战“疫”刚开始,斗门区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曾超满在微信群里发布志愿活动信息,号召大家积极参加一线防控工作,接力斗门区党员防疫先锋队,下沉一线积极防疫。
“南湾社区以前是我的联系点,情况我熟让我上。”“飞龙社区离我家近,我去帮忙。”“哪个社区大门口还缺人站岗,我随时可以顶上。”……收到微信通知后,60多名老干部第一时间回复并踊跃报名,这些退休老党员争当防疫急先锋,银龄老将们“重装上阵”,加入镇(街)社区等驻点值班巡查,参与宣传劝导、体温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
执勤点每天长达10个小时的站岗检查,令人疲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在体力上更是巨大的挑战,但老干部们并不退缩,每天准时到岗,从不迟到早退。
已经71岁的曾超满自豪地说:“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坡,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站好组织上交给的每班岗。”
一点一滴汇真情积极捐款献爱心
疫情发生以来,老同志们多方奔走,为抗疫尽力。
防疫期间,不断有老干部在斗门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微信群里发起捐款倡议,有的人还发起爱心捐款活动,得到广大老干部的积极支持。
3月份,老干部们的自发捐款活动进入了高峰。3月2日以来,斗门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老干部们纷纷致电工作人员询问捐款事宜,有的还亲自上门捐赠现金。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国家此时需要全社会的团结一致,尽己所能,共克时艰。”3月2日,老同志党绍民第一个站出来,为抗疫捐款1000元,展现“退休不褪色”的共产党员本色。
“钱不多,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不要嫌少。”3月3日,得知捐款活动后,在丈夫的帮助下,老同志陈玉芳坐着轮椅专程送来100元善款。
抗疫以来,斗门区共收到262名老同志捐款,共计31666元。
爱心糖水送一线后勤保障暖人心
斗门区防疫阻击战打响后,老干部林惠芳心系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她想到了自己的拿手活——“糖水”。每天一大早,林惠芳都备好食材,花费好几个小时专心熬煮“糖水”,然后打包派送到井岸镇社区、高速公路出入口执勤点等防疫一线。
两个多月来,即使遇上突然降温和大风大雨天气,林惠芳也雷打不动,准时送达。在她的影响带动下,老干部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也等纷纷参与爱心糖水派送。
连日来,林惠芳等人送出爱心糖水、保健茶300多份,为一线值班的人员驱寒送暖。
“宅”家不忘搞宣传争当防疫文艺兵
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候,人人相应政府号召,“宅”家防疫,避免疫情传播和交叉感染。虽宅在家,但斗门区老干部们发挥才艺,积极参与防疫宣传,以书画、诗词、粤曲、沙田民歌为载体,用文化助力防疫工作,积极传播正能量。其中,梁关方创作了国画《战瘟神迎春天》、黄奇才创作草书《风雨同舟》,这两件作品在媒体刊发后收获赞誉,近期还在“2020八省九市县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主题书画新媒体联展”上展出。
李友长、赵超英等诗词爱好者以一线防疫英雄事迹为题材,创作出12首诗词鼓励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宣传英雄的感人事迹。陈东沛创作8首防疫题材的咸水歌,黄春炳等粤曲爱好者将防疫故事与传统戏曲相结合,创作曲目,宣传防疫故事。
据了解,斗门区老干部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9年,由斗门区离退休党员干部组成。一年多来,这支银发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斗门的大街小巷、社区、村居,借助老干部们才艺多、社情熟、人脉广、号召力强的优势,开展“送戏下乡”“送春联下基层”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受斗门群众的欢迎。
新闻推荐
黄沙蚬已成斗门餐馆受欢迎的菜品。春笋已上市。春天,万物生长、绿意盎然,尝鲜正当时,不妨来寻找舌尖上春的味道。记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