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镇马山村打造“一溪两岸”新农村景观。谭文强 摄
■见习记者/张贝奇
本报记者/杨辉南
夏日阳光正好,阳春市永宁镇马山村绿意盎然,四周青山环绕,一条小溪缓缓流经村庄,一座座农家小楼错落有致,村道宽阔平整,房前屋后整洁卫生。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马山村告别了以前“脏、乱、差”的环境,一幅干净整洁、景色宜人的“一溪两岸”新农村画面正徐徐展开。
一条小溪清澈见底,可看见小鱼嬉戏,弯弯曲曲穿过村庄,两岸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干净整洁,成为了村民休闲漫步的好去处。“改善村容村貌,让村民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我们的心愿,也是村民共同的期盼。”以前,马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小江看着溪水缓缓流过村庄本是很好的景观,但因为卫生环境差、污水乱排,反而脏乱无比,着实令人感到惋惜。于是,他与村干部、村民商定,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一溪两岸”景观打造结合起来,完成村道硬底化、污水处理、雨污分流等工程,以小溪为中心,向两旁延伸,建设护栏、村道、活动场地,并在道路两旁安装太阳能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子发生改变,真的令人惊喜。”谈起村庄的变化,村委会副主任周分瑞深感良好环境来之不易。过去,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乱丢,污水横流,家禽乱跑,道路上还堆有牲畜的粪便。房前屋后杂草丛生,滋生蚊蝇,村里的路没有修整,雨后道路泥泞,出行艰难,溪水更是成了污水。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垃圾统一处理,宽阔平整的硬底化道路通向农家院落,村民挥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窘境。
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马山村还注重村民的休闲文化生活。“一溪两岸”到处是乡村风貌的墙绘;《美丽马山文明公约》从治安、卫生、村风民俗、邻里关系等内容为马山村树立起良好的民风、村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图书室、运动设施、文化广场一应俱全,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好去处,也进一步增进了邻里关系,活跃村庄文化氛围。
近年来,在珠海市香洲区的帮扶下,马山村不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编制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规划方案,因地制宜,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全力打造以“一溪两岸”为特色的新农村景观,让乡村振兴真正惠及村民。
新闻推荐
2019年度珠海市“三八红旗手(集体)”评选结果出炉 香洲区4人1集体获表彰
本报讯记者马涛报道:记者11日从香洲区妇联获悉,日前,珠海市妇联印发《关于表彰2019年度珠海市三八红旗手(集体)的决定》,对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