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荣新村小区各方参与社区党群议事会讨论消防管道改造工程。
“经过800多天的等待,我们754户人家终于盼来了消防管道改造工程的动工,我们安心居住的梦想成真了!”11月17日,看着挖掘机抓起第一铲土,海荣新村议事会代表陈漫萍心情激动。当天,拱北街道港昌社区海荣新村754户居民迎来了久盼的消防管网改造签约暨开工仪式。港昌社区、明诚物业、海荣新村业主代表、建设方中建消防安装有限公司四方代表齐聚现场并顺利签约,项目建成竣工后该社区的消防安全整体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
拱北街道、拱北街道驻点港昌社区团队、港昌社区工作人员及海荣新村业主代表30多人参加了签约仪式并见证工程动工。
采写:本报记者何进
摄影:本报记者曾遥
消防管道年久失修
厨房失火救援延误
海荣新村消防管网改造项目是拱北街道探索以社区协商议事机制推进老旧小区民生工程落地具体实践之一。
消防管网是用来防火、灭火的水管道,是居民生活的“生命通道”。由于海荣新村小区建成已有22年,小区的消防管道因年久失修导致老化缺水,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前山河与海荣新村小区近在咫尺,却不能为小区居民解“消防之渴”。回想起去年6月11日小区发生的火灾,陈漫萍和邻居们仍心有余悸。
“当时5栋303室业主不慎厨房失火,消防队赶到后发现小区内消防管道无法供水,只能辗转到市政路上的消防栓取水。好几辆消防车用消防带接力引水,用了6、7分钟,错过了救火黄金时间。就是平时忽略了消防设施陈旧和配置不完善,让小事故酿成了大火灾,这对我们全体业主都敲起了警钟。”对楼的邻居朱元玲回忆说,当时她将火灾发生的全过程用手机拍摄下来,至今还保存着。
但是,进行消防管网改造并非一帆风顺。老旧小区建筑杂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缺失、薄弱且部分存在年久失修问题,实施大型工程改造往往对路面“伤筋动骨”,牵涉面大广,业主们难以达成共识,推进不易。据拱北街道消安办主任陈翔介绍,老旧小区消防管网普遍存在缺水缺设施的问题,也导致改造工作困难重重。
“这次的消防改造工程涉及小区业主和商户一共754户,需要每户拿出150元参与集体众筹,难度可想而知。”陈漫萍说。
建立社区协商议事机制
推进小区民生工程落地
散落的民意无法有效收集汇总,导致问题久拖不决。在热心业主的组织牵头下,海荣新村部分业主先后两次提交联名签署信,希望由政府部门牵头解决,得到了拱北街道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据港昌社区党委书记梁良介绍,2019年7月,经拱北街道同意,在社区牵头组织和支持下,海荣新村小区36栋居民楼推选出业主代表组成海荣新村议事会,通过社区协商议事机制来推进消防管网改造。
议事会代表们身份均为业主,在议事过程当中充分展现协商的知情权、参与权,积极表达业主们的意见和声音,在有序的协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促进了议事代表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在港昌社区前后两任党委书记的不懈推动下,各方对消防管网改造工程进行了12次社区党群议事会讨论,完成了消防管网工程方案确认、工程报价、施工方选择、筹款方案设计与宣传。”海荣新村议事会秘书长杜鹏说。
最终,历经近1年3个月的海荣新村消防管网改造项目确定于11月17日动工。据了解,整个改造工程总价29.15万元,政府支持8万元,物业支持8万元,居民自筹13.15万元,该工程截至目前,已有640户业主参与资金筹集,筹资户数比例达到83%。
“改造工程得以实施,体现了海荣新村业主自治协商的力量,居民通过发挥议事会自治、共治的作用,助力老旧小区安全环境大提升。”梁良说。
“近些年,社区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居民们的消防意识增强了。这次消防管网改造,获得八成多的业主投票支持。”朱元玲十分感慨。她居住的14栋共有18户业主最为积极,是小区最早一批响应众筹的热心业主,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港昌社区探索通过协商议事机制,构建社区协商共治体系推进民生工程落地的方式取得了实效。“这是香洲区第一例涉及700多户业主,一起完成筹资建设的老旧小区消防管网改造民生工程。港昌社区在老旧小区改善生活安全环境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今后,我们将对这种议事协商和筹款方式不断复制推广,探索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拱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清涛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涛报道:周末又多了一个好去处!11月22日上午,香洲区上华路35号锣鼓喧天、雄狮起舞、热闹非凡,总投资一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