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振华报道:前山河水质持续改善,记者26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最新监测结果表明,今年1-10月前山河石角咀水闸断面水质为Ⅲ类,优于国家和省的考核要求,较2019年年均值Ⅳ类水质有明显提升。
今年年初,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工,香洲区投入28.9亿元,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推动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正本清源、系统治理,实现大兵团作战、全地域开工、全流域治理的工作格局。通过对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统筹规划、系统治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最终将形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良好景象,助力珠海市可持续发展。
为加强对前山河水质分析研判,加大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力度,市生态环境局会同香洲区政府、市水务局、市气象局、珠海水控集团等成立了珠海市“一市一策一专班”工作组,建立分析研判制度,强化部门联动和资源整合,统筹推进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协同治污攻坚,促进前山河水质持续改善,让群众感受到肉眼可见的整治成效。
在实际工作中,市生态环境局组织设置前山河流域水质监测点位,联合市区相关部门的监测队伍开展人工监测,并根据前山河水质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监测点位,加密监测频次,建立健全水质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引导相关管理部门和治污项目建设单位针对水质变差的点位排查具体原因,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或调整工程建设的优先顺序,从而做到最大限度减少或者避免污水进入前山河。定期通报干支流水质监测结果,针对降雨造成前山河水质急剧恶化的状况,研究雨前、雨中、雨后应急管控措施,明确闸口控制、泵站和污水厂能力提升,加密各点位人工监测等工作安排、责任单位和具体要求,有效避免了前山河水质雨中数据急剧恶化,确保雨后尽快恢复到达标。
石角咀水闸为前山河的入海口,河水的流动性和上游中山市的农业生产用水均通过水闸进行调控。市生态环境局根据往年前山河水质监测数据,会同工作组成员单位分析比对放水补水、晴天雨天之间的关联性,从中研判出水质变化规律,针对开闸放水而不及时补水、降雨量大或长期小雨等情况下氨氮等主要污染物超标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与中山市的联动合作,利用潮汐变化规律和气象预警,落实开闸放水和生态补水措施,并做好在时间、时机上的精准把握和有效衔接,有效促进水闸内外水体交换,增强河流水体流动性和水环境容量改善。经监测,今年1-10月前山河石角咀水闸断面水质为Ⅲ类,优于国家和省的考核要求,较2019年年均值Ⅳ类水质有明显提升。
新闻推荐
2020第五届“文化香洲·缤纷四季”两场比赛落幕 南屏镇夺得双冠好成绩
本报讯(记者马涛)11月22日下午,2020第五届“文化香洲·缤纷四季”系列活动之歌手大赛及地方戏大赛总决赛在香湾市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