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们在精心烹制美食。
金汤养生虾球、极品海皇东升斑、空心大煎堆、金枕小锦鱼……一道道特色菜肴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
12月12日上午,2020年珠海市乡村振兴“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在斗门区斗门镇文化广场举行,全市30名粤菜大厨在此展开激烈比拼,最终,来自斗门区的刘土钦和金湾区的张鲁冰分别夺得中式烹饪技能竞赛和中式面点技能竞赛的总分第一名,各获得奖金3万元。
此次比赛以“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助力珠海乡村振兴”为主题,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斗门区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承办。比赛设置中式烹饪技能竞赛和中式面点技能竞赛两个项目,均设指定菜式及自选菜式。其中,中式烹饪技能竞赛的指定菜式需以黄金风鳝为食材,中式面点技能竞赛的指定菜式为广东传统叉烧包。
采写:本报记者廖明山吴梓昊
摄影:本报记者赵梓
选手们使出看家本领
简单食材变精美佳肴
比赛现场,煎、炒、烹、炸、焖等烹饪方法轮番上演,参赛选手纷纷使出看家本领,融入精湛刀工与创意摆盘,简单的食材通过他们的手变成一道道精美佳肴,让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动。每个竞赛项目设有1名总裁判长、2名现场评委和5名作品评委,其中现场评委就参赛选手的原料准备、操作流程及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评分,而作品评委则从菜品的味感、质感、观感、营养卫生、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分。
最终,来自珠海三道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刘土钦凭借《龙腾四海》和《金鲈赛鲍鱼》夺得中式烹饪技能竞赛总分第一名,珠海市金山林酒店有限公司的张鲁冰凭借广东传统叉烧包和《春色满园》夺得中式面点技能竞赛总分第一名。两个项目的前3名选手均由市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授予“珠海市技术能手”称号。
挖掘本土丰富食材
擦亮粤菜文化招牌
“拿到第一名很高兴,今后还要多多学习,继续挖掘斗门本土食材的潜力,开发新粤菜。”刘土钦介绍,这次带来的两道菜品,是专为这次比赛用了10多天时间研发出来的,其中《龙腾四海》是指定菜式,烹饪时将鳝起肉,再酿入鳝胶和芦笋煎至金黄,同时加入芥末,以去腥并增强风味;《金鲈赛鲍鱼》在烹饪时将新鲜白蕉海鲈起肉后打至胶状,酿入冬菇后再做成鲍鱼状,口味上香中带甜。
色彩混搭而精美别致的摆盘,新鲜食材在技艺烹制后散发的香味,加之菜品入口后丰富又有层次的味觉体验,为评委们带来一场味蕾之旅。“斗门的本土食材丰富、烹饪技法独特,造就了闻名遐迩的斗门美食。”作为比赛评委,市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技术委员会专家陈久生表示,此次比赛中选手们普遍选用当地食材,使用当地烹饪方法,适合当地口味,不仅擦亮了粤菜文化招牌,还展现了真正的本土味道。
在比赛同时,主办方还组织开展了特色饮食文化展示活动,在广场一侧设置15个摊位,内容涵盖特色食材菜品文化展示、名菜演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宣传等,吸引市民前来参观品尝。
名厨切磋技艺共成长
开展培训超500人次
珠海乡村名厨齐聚斗门,这是“粤菜师傅”切磋技艺共成长的宴会。随着“粤菜师傅”工程在珠海深入推进,全市已认定12家省市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7家“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
近年来,斗门区“粤菜师傅”工程开展取得初步成效,推动盈亨酒楼、御温泉、益利大酒楼等斗门特色餐饮名店认定为市级“粤菜师傅”培养基地,为“粤菜师傅”培训工作提供阵地资源。2019年至今,斗门区累计完成“粤菜师傅”培训超500人次,促进餐饮行业新增创业超200家,并成功举办“全民皆厨”厨艺大赛,评选出一批“斗门名厨”“斗门餐饮名店”“斗门名小吃”,为传承斗门美食、助推粤菜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苏振华)日前,斗门区实施森林防火戒严措施,除尖峰山公园外所有林地禁止无关人员进山,禁止带火种进山,直至森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