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联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宣传活动。(香洲区教育局供图)
本报讯(记者王晓君)近日,记者从香洲区教育局获悉,香洲区各学校、幼儿园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注重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让垃圾分类知识走进校园。
如何才能使垃圾分类更深入人心?各个学校纷纷开动脑筋,各出奇招。
珠海市湾仔中学日前举办了一场“志愿服务+青少年”趣味游园会,现场热闹非凡,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真人飞行棋”“垃圾分类精准投”等游戏摊位成了全场最亮眼的一道风景线。
潮联学校自编《潮联学校垃圾分类宣讲儿歌》,培训学生当宣讲员,利用午读时间到每个班宣讲,让每个孩子真正学会垃圾分类。在垃圾分类教育活动中,孩子们穿上了特制衣服,扮演成四个垃圾桶,手持自制的分类画报。旁边宣讲员则一边打快板,一边朗诵垃圾分类儿歌,形式新颖活泼。
香洲区第一小学不仅开展线上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宣传小品、宣传视频等,还在线下开展手抄报评比、“变废为宝”手工作品展示等活动。
而在香洲区健民幼儿园,开展一场精彩有趣的科学垃圾分类魔法秀,老师变身“纸箱机器人”,演起垃圾分类的故事,并用生动形象的小实验,教会小朋友们认识四色桶,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模拟垃圾分类。
在香洲区教育幼儿园,空瓶子、纸盒、塑料袋……这些被随意扔掉的“垃圾”在老师、小朋友和家长的眼里成了宝贝。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齐上阵,将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变成了色彩绚烂的精美时装秀,在操场上开起了快乐的派对。
各式各样的趣味活动,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并在校园中掀起了垃圾分类新风潮。
新闻推荐
吴倩(右)的摊档前,挂上了“共产党员经营户”牌。本报记者曾遥摄拱北口岸市场有684户经营户,每天接待澳门市民5万余人次,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