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向阳河水清岸美。
向阳河清淤疏浚施工时的情景。(资料图片)
68岁的夏村村民黄长浓说:“记得当年,夏天一到,向阳河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我们经常跳入河里游泳戏水。”
向阳河,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黑臭,让这条河与其名格格不入。
变化正在发生——随着富山工业园全面推进河长制河涌水环境提升项目(一期)进入尾声,好水、好景开始重返向阳河。
向阳河是斗门区乾务镇夏村的母亲河,东起夏村,西至江湾涌,沿线穿过高栏港高速及广珠铁路,汇入崖门水道,奔流入海。
虽然只有区区2.8公里长,宽不过十来米,但却滋养着世世代代的夏村子民。这里曾经给他们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
“记得当年,夏天一到,向阳河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我们经常跳入河里游泳戏水。”今年68岁的夏村村民黄长浓介绍,他记忆中的向阳河水清、岸绿、景美,是小时候可以游泳、钓鱼、抓虾的好地方。
但随着周边工业的发展,片区内人口增多,越来越多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往河里排。二十多年的污泥淤积和污染,向阳河的美丽容颜不再,水质持续恶化,附近居民深受黑臭水体困扰。部分河道更是淤积严重,已不能满足泄洪要求,存在防汛安全隐患。
采写:本报记者康振华
摄影:本报记者赵梓
心怀民生,黑臭整治初见成效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珠海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加快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会议,部署加快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富山工业园作为珠海实体经济发展的重大平台,是撑起珠海市西部产业发展的骨骼,要推动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对整个园区的水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富山工业园问题河涌(渠)进行综合治理,提升水体水质,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问题河涌(渠)整治工作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珠府办函[2018]205号),富山工业园管委会高度重视,于2019年3月启动问题河涌水环境整治提升工作,2020年底前实现“不黑不臭,初见成效”目标,并力争2022年达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总目标。
2019年8月,富山工业园全面推进河长制河涌水环境提升项目(一期)一标段工程立项,包含向阳河、网山渠水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工程总投资6253.18万元。
据调查,夏村市场和居民生活污水是影响向阳河水质的主要因素,整治前河涌整体水质为劣Ⅴ类;现状挡墙高程满足不了防洪排涝的标准要求。整治内容包括排污口截污,新建截污槽式挡墙120米、截污管56米,解决水污染问题,并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河涌清淤疏浚567米,清除内源污染;新建生态护坡1610米,保障水安全。
网山渠东起桔树陂头,西至三村一号路,与向阳河相连,同属江湾涌上游水系,全长约1公里。网山村生活污水的排入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整治前河涌整体水质为劣Ⅴ类;上游面源污染(水产养殖区翻塘期排放污水)对河涌水质造成影响。整治内容包括河涌全线清淤疏浚2080米,清除内源污染;排污口截污,新建截污管840米,解决水污染问题。
该工程由中标单位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建三局水务环保事业部”)牵头实施,采用(勘查、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模式,通过“工程监理+造价咨询+项目管理”全过程工程咨询开展项目管理服务。该工程于2019年11月动工,2020年12月基本完工。
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水环境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向阳河和网山渠的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
据了解,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河道防汛除涝及调蓄能力,改善河道水质,提高水环境品质;增强边坡抗冲刷能力,控制河岸水土流失速度,恢复河道生态,营造水清岸绿的和谐生态环境。
谈起河涌整治前后的变化,今年33岁的夏村党总支委员黄锐强感慨道:“从前这里臭气冲天,大家经过都想走快两步。如今不仅没有了刺鼻的味道,两岸还变得绿草如茵,大家晚饭后可以来河边散步休息。”
黄长浓充满憧憬地说:“期待以后能越来越好,能像小时候那样可以到河里游泳、摸鱼虾!”
据了解,有关部门还将加强非法畜禽养殖清理、规范河涌周边水产养殖管理和村内的正本清源等工作;并委托相关单位对河涌周边区域的雨水暗渠进行管道机器人检测,全面查清污水源头,加快推进市政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建设,还两岸居民水更清、岸更绿的美丽生态河涌,黄长浓的愿望或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迎难而上,攻克治水重重难题
看到向阳河整治后村民们脸上难掩的欣喜之情,中建三局水务环保事业部珠海富山项目部负责人王青山很是欣慰。
2019年9月,作为国内水务领域的强力新军,中建三局水务环保事业部中标富山工业园全面推进河长制河涌水环境提升EPC项目一标段,包括向阳河、网山渠河道整治工程。主要致力于向阳河两岸生态护坡建设、向阳河与网山渠的河道清淤工程与截污工程。
年轻的王青山被公司从深圳派往珠海,负责该项目的施工管理。
“当时河道黑黑的淤泥淤积严重,河面上垃圾杂物漂浮,河岸杂草丛生,源源不断的污水从各排污口肆意流入河里,隔老远就能闻到臭味,谁都不想往这走。”谈起初见向阳河的情景,王青山仍记忆犹新。
一定要把河道治理好,还周边居民一片水清岸绿!王青山暗地下定决心。
可是要让网山渠和向阳河恢复水清岸美的美丽容颜,谈何容易?
王青山介绍,网山渠网山村段沿岸有大量污水排口,这些管道存在错混接现象,致使雨污混流严重。向阳河河道曲折,河道窄,水体流速慢,两岸杂草丛生,极不利于清淤工作的开展。
而且今年雨季极端天气多,暴雨使得两岸的护坡不稳固,大型机械无法正常施工,经常性的大雨严重阻滞了施工进度。
另外,向阳河河底埋设有大量沿河居民的生活管线,由于埋的深度较浅,如何保护这些管线和尽快修复一旦受损的管线,成为影响施工进度的另一道难题。据项目人员张航介绍,最深的管线也不过地下30厘米,几十吨重的机械一压,管道就全碎了。
屋漏偏遇连夜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项目施工被迫停工,工期耽误了很久。
面对种种棘手的难题,项目施工人员没有退缩,3月份复工之后,全体项目人员立马投入到紧张的施工当中。迎难而上,多措并举,以解决问题为依托,奋力提高工作效率。一是针对网山渠排污口,沿河修筑管道包封管,运用截污井,实现精准截污。二是修正加固河堤,截弯取直,进行河道拓宽与清淤作业,极大方便后期各项施工;三是在河堤便道铺设钢板,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居民管线的破坏;四是灵活安排,抢抓时间,面对暴雨天不能施工的困难,针对性的铺排施工计划,在合适的施工时间段加大资源投入,做到施工节奏不变,施工质量不减。
大干快上,优质履约如期交卷
10月,项目部掀起了“大干快上”的热潮,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水务环保事业部)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涛特意叮咛嘱咐:“时间紧、任务重,更加不能松懈,全体人员要全心全意做好项目履约,打造良心工程,品质工程”。
富山项目部“双节”赶工,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抢抓履约进度,施工速度提高近50%。最终提前20天完成了向阳河与网山渠的清淤工作,提前一周完成了网山渠的绿道铺设,尽管有雨季的严重干扰,仍然于11月中旬按时完成了向阳河两岸全部的仿木桩施工任务。并于11月底,完成了向阳河两岸生态护坡全部工作任务,这意味着富山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建设完毕,进入验收阶段。未来还将在河涌两岸有条件的河段或有景观需要的居民聚集区,设置滨水景观绿化带,生态驳岸,以提升河道沿岸的景观。
该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水环境治理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项目的竣工切实改善了生态环境、保证了水安全,保护了珠海市上游供水水源功能区,提高了富山工业园的发展优势,进一步促进了富山工业园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珠海市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最终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总目标。
央企担当
助力建设绿水青山
王青山介绍,该项目的牵头实施方——中建三局水务环保事业部,为营业规模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第301位的中建集团旗下企业。该公司着力打造集水环境综合治理、流域综合整治、饮用水处理、再生水处理、海绵城市、综合管廊、湿地修复、生态园林等绿色产业的投资、规划、研发、建设及运营一体化平台。
目前,该公司已分别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东南西北中”布局。中建三局水务环保事业部抢抓国内主要流域水务环境治理机遇,累计中标项目16个,合同额超200亿元,项目体量居于中建集团首位。其中,包括湖北省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水务工程——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全国首个深层污水传输工程——大东湖深隧项目;中建三局在粤港澳地区最大水务项目——中山市未达标水体综合治理EPC+O项目。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建三局水务环保事业部主动请缨,派出骨干队伍鏖战十天十夜,建成武汉市两家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收治医院——火神山、雷神山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了不让一滴污水渗漏,彰显了中建三局水务环保事业人的无私大爱和责任担当。
王涛表示,中建三局水务环保事业部始终秉持央企“红色基因、蓝色力量、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以奉献、担当的精神投入到祖国绿水青山的建设中,基于行业水务环境治理需求,形成了以武汉黄孝河-机场河项目为代表的流域综合治理、以武汉大东湖深隧项目为代表的排水深隧与地下空间利用、以黄陂乡镇污水为代表的给排水厂网一体化、以咸宁泉都大道项目为代表的生态与海绵城市四大核心产品线,围绕产品线建立了污泥处置中心、装配式污水厂技术中心、排水深隧技术中心、水生态修复技术中心和智慧水务运营平台五大技术平台。更通过组建来自中科院、水科院、环科院和清华大学等知名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引进两家院士工作站,为各大项目的建设提供最前沿技术支撑,为祖国绿水青山建设贡献绿色力量。
新闻推荐
竹银水源工程移民档案工作顺利通过省市档案局联合检查 推进档案管理精益求精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蒋毅槿报道: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珠海市竹银水源工程竣工移民安置终验的工作部署,确保按期完成省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