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何进报道:日前,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第四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名单,香洲区拱北街道名列其中。广东省有四地入选,拱北街道为珠海唯一入选的区域。此前不久,拱北街道工作委员会还与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综合执法一支队、拱北海关所属闸口海关旅检四科一道,获得2020广东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
一年来,拱北街道努力把握新时代“扫黄打非”工作新态势,克服疫情影响,有序部署开展“正道”“新风”集中行动,按照“净网”“秋风”“护苗”等五大专项行动要求,狠抓市场监管,严查大案要案,取得一定成效。
拱北街道莲花路步行街是珠海市出版物市场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区域。为彻底清除莲花路步行街“黄”“非”乱象,拱北街道出重拳、治源头,多管齐下予以整治。
拱北街道将莲花路步行街管理权收回,移交给香洲区属国有企业正圆公司管理,加强路面巡查;一举清理兜售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地摊60个,取缔无证照或超范围经营的商铺13家;拆除易滋生境外报刊、光碟和色情卡片传播问题的违建露天酒吧36家。
拱北街道通过部门联动,提高“扫黄打非”工作覆盖面。联合海关、边检、公安、文化执法、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制度、监管联动制度、业务培训制度,将“扫黄打非”工作从单一的街道监管变成辖区全部门共同监管,提高工作效能。
拱北街道积极拓展平台,通过建设珠澳文化交流实践基地,开展珠澳读书分享会、粤曲交流会等活动,充分发挥港澳在珠居民的桥梁纽带作用,宣传“扫黄打非”知识。与新疆少儿出版社和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工作室合作,设置“护苗”工作站,引导珠澳居民和未成年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反“黄”、反“非”意识。在澳门居民比例超过40%的茂盛社区,通过社区“红色影院”播放“扫黄打非”宣传视频,提高“扫黄打非”工作在珠澳居民群体中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拱北街道积极吸纳在珠澳门居民参与志愿服务队伍,培育了“扫黄打非”文化志愿者184人,其中澳门居民12人,定期在各社区、艺术中心组织开展文化服务活动,传播“扫黄打非”工作理念;与拱北港澳义工服务站联合,增设“扫黄打非”服务内容;在拱北口岸广场设立“微笑迎宾”义工岗亭,充分利用志愿服务平台,发动志愿者作为“扫黄打非”监督员和宣传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进)驳杂的网络世界、繁重的学习压力、疫情学校隔离对自我心理的冲击、青春期的迷惘……各种认知、情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