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珠海 今日香洲 今日斗门 今日金湾
新岭南 > 广东 > 珠海 > 今日香洲 > 正文

板樟山山地步道如何建成 遵循保护自然生态原则,建设永久性消防系统

来源:珠海特区报 2021-01-13 08:38   http://www.kcqsx.com/


?板樟山山地步道蜿蜒绵长、风景迷人。▲步道上的智能设备。

采写:本报记者陈新年

摄影:本报记者曾遥

经过6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备受市民关注的板樟山山地步道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1.6公里“串园段”(圆明新园、澳门回归公园、白莲洞公园)将于本月底正式对外开放。

该项目位于香洲区板樟山,线路贯穿整座山体,全长约8公里,根据不同的风景特色,项目分为“串园段”“揽山段”、“观海段”三个主题段。

如此陡峭的山坡,路径如何确定?材料怎么运输?机械如何施工?山体生态如何保护?如何预防火灾?8日上午,记者实地探访,逐一揭秘这条山地步道建设过程中的各个谜团。

路径如何确定?

实地踏勘最佳路径,600米走了3小时

板樟山山地步道由九洲控股集团负责投资建设,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承包施工。

“类似项目建设在全国并不多见,设计、监理,包括我们总包单位经验都不是很丰富。项目中标时,虽然有以山体等高线为原则设计的步道线路效果图,可这条线路能否实地实施,大家都还不清楚。”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缪长长说,作为总包单位,只能带领业主、设计、勘察、监理一起开启了一场“漫长”的踏勘之旅。

板樟山海拔只有300多米,但山体陡峭,树木茂密,踏勘的路线完全没有道路,只能靠人力攀爬。时值珠海最炎热的夏季,温度高达38℃,烈日炎炎,挥汗如雨,踏勘过程中还要随时打标高,做标记,短短600米的距离,踏勘队走了3个小时,而整个线路长达1.7公里。“爬山、锻炼、减肥!”在踏勘过程中,缪长长经常拿自己来打趣,“我又减了1公斤!”

经过来回10多次的实地踏勘、选线和复核,终于选出了一条能避开珍贵树木和巨石,且风景优美、适合施工实施的步道线路,得到了政府、业主、设计方的一致认可,保证了项目快速开工。

山体如何保护?

架设钢管支架便道取代传统施工便道

据缪长长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珠海市民特别关注修建山地步道会不会破坏生态,为此,在施工过程中,九洲控股集团联合中建三局一公司始终秉持“低干扰、轻介入”的建设修复理念,遵循保护自然生态的原则,不做过度开发,步道在设计初期就结合山体地貌、自然植被、土壤、排水汇水方向、风力等因素,因地制宜、依山就势设计步道高度(海拔160米-180米)和走向,对山体原来水土流失的状况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进一步修复和提升了山体的生态环境。

为了避免对山体进行大填大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山地步道设计以凌空架设的空中栈桥为主,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首先就以架设钢管支架便道取代了传统的施工便道。

“这施工便道可不简单,我们叫它"生命通道",通过多次学习其他步道施工经验和讨论总结后,我们设计出了符合项目特色的施工方案,在安全、工期、投入、环保方面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记者看到,施工便道就搭建在步道旁边,采用钢管扣件搭设。考虑到山体坡度大,所有便道立杆底部需在山体钻孔20厘米深作为稳定防倾覆措施,每根立杆间距50厘米,最高处有10多米高。

“这样的便道,20个工人花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470米。”缪长长表示,这条“天路”般的钢管便道可满足施工现场所有材料转运、基础施工、人员通行的需要,也最大限度满足了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需求。

材料如何运输?

人工推拉混凝土材料上山,走了3000个来回

施工便道实现了山体的生态保护,那么新建的山地步道,材料到底是怎么运到现场的?

板樟山步道项目主体是钢结构,基础部分采用锚杆混凝土承台,整个沿线混凝土结构只有约150立方米,由于山体条件限制,混凝土泵车等机械设备根本用不上,只能依靠人工完成。

其中,混凝土材料只能用手推的翻斗车运输上山,虽然施工便道最大程度考虑了坡度问题,但局部孤石较大位置无法克服无障碍坡度比,导致多处承台施工时,一辆翻斗车的混凝土材料,至少需5个人在前面拉、两个人后面推才能运上去,浇筑2立方米混凝土需要4个小时左右。

“有这种坡度的地方多达3处,纯人工推拉大概要3000个来回,才能把这150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运送到位。混凝土施工也只能靠人工浇捣,前前后后花了400多个小时才把所有混凝土施工完成。”谈及山体步道承台的混凝土施工,缪长长颇有成就感。

桥梁如何安装?

采用“钓鱼式”,桥面安装实现一天一跨

山地步道的承台和桥墩建好后,就得在桥墩上面架设钢结构桥面。但大型施工设备没有办法运到现场,又不能破坏山体生态,怎么办?

在没有相关施工经验的情况下,项目部到福建等地的步道施工单位进行了一系列考察,最终决定采用轨道式桥面吊施工方式。

该方法只需使用一台小型“桥面吊”设备,工人用运输小车利用步道原结构施工完一跨桥面后,“桥面吊”在已完成的步道上再向前推进一跨施工,依次推进,因此被行业专家称之为“钓鱼式安装法”。

使用轨道式桥面吊施工工艺,可以达到一天一跨的速度,大大缩短了工期。该施工工艺非常环保,可克服现场地形制约,也不用破坏山体结构和树木,有效保护了生态。

而架空步道钢结构主体基本采用螺栓连接,大大降低了山林焊接的安全隐患及焊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如何防范火灾?

设7名安全员,建设永久性消防系统

板樟山植被绿化好,树木茂密,加上天气干燥容易起火、山石陡峭容易落石、蛇虫鼠蚁多容易伤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确保项目建设安全、顺利推进,项目专门配备了7名专职安全员,他们要充当“消防员”、“巡山员”、“洒水员”。

进入项目施工现场,第一道关就是要接受安全员的检查,严禁任何人携带烟火上山;有用火作业,比如焊接的时候,安全员要先清除作业范围2米内杂草、枯枝等易燃物,并接驳临时消防水湿润场地,洒水均匀,并在作业部位周围铺设防火布,避免引燃干草、纸屑等;用火作业完成后,安全员要用消防水管对作业部位进行冲洗,观察5分钟并保证焊星、焊渣完全熄灭后,方可离场。

此外,安全员每天还要不间断巡山,一是查看防止落石,有石头松动迹象要马上处理;二是板樟山游客较多,要及时阻止游客进入施工区域。

在步道沿线,记者看到,一条红色钢管蜿蜒而上,缪长长告诉记者,这是山地步道工程中新建的永久性消防系统,钢管里是从山下引上来的消防水,山地步道上每隔50米的距离都安装一个消防栓。

缪长长表示,板樟山山地步道建成后,不仅成为一条环绕青山的灵动彩带,永久消防系统的建设还为板樟山形成了一条“森林防火带”,一旦山火蔓延至控制线,步道的消防系统能及时进行消防救援,阻隔地表火传导,控制火灾面积,降低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

板樟山步道项目全长约8公里,剩下约6.4公里的“揽山段”和“观海段”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全线贯通。

新闻推荐

香洲区举办中小学劳动教育大赛和成果展示活动 “智造”美好生活 劳动成果秀出来

小厨神制作食物。织围巾。刻版画。整理小能手。剪窗花。本报讯记者王晓君报道:放下课本,小朋友们变成整理小能手、设计...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 板樟山山地步道如何建成 遵循保护自然生态原则,建设永久性消防系统)


 
频道推荐
  • 两年内实现 三级全覆盖 珠海斗门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品牌
  • 城事调查 道路千万条 夜深难返校 珠海两大剧院纷纷推出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观看演出,但不少大学生表示捧场“有难度”
  • 《珠海经济特区防台风条例》正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台风期间不得强制非抢险人员到岗
  • 27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珠海公开宣判首宗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
  • 从破到立:风貌管控重塑斗门美丽乡村 村居规划编制覆盖全区88个村居,年底前完成13条样板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