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尚黎阳通讯员/高燕艳)1月24日,省检察院公布广东检察机关去年服务保障大湾区建设工作情况。2020年,全省检察机关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466人、污染环境犯罪3794人,大湾区9市检察机关起诉人数占比分别为84.8%和43.8%,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成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湾区地处科技创新前沿,检察机关经常接触一些新型犯罪案件。2019年,深圳市南山区检察院办理了全国首件涉及侵犯5G技术知识产权案件,经过强化证据证明和有力指控,犯罪嫌疑人黄某、王某终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
除了依法惩治科技创新领域犯罪,广东检察机关还积极以案促建、以打促防,推动最高检在深圳设立知识产权检察研究院,成立全省首个捕诉一体基层知识产权检察室,牵头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大联盟等,为着力营造大湾区一流科技创新环境提供司法保障。
全省检察机关还积极构筑完善跨区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建立了保护珠江、练江、西江、东江、茅洲河等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联盟工作合力。同时,深入践行“检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理念,加大对食药品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司法办案和法律监督力度,着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安全”和“用药安全”。
在深化司法办案的同时,广东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司法交流协作,共同提升服务大湾区发展法治化水平。省检察院提出在毗邻澳门的珠海横琴建立中国与葡萄牙语国家检察交流合作基地,得到最高检的支持肯定。
新闻推荐
“珠海元素”频现省政府工作报告 壮大优势产业 打造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
□本报记者宋一诺“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推进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前期工作”“在珠海-江门等区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