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珠海保税区有了省级孵化平台。近日,由珠海天威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与珠海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共同打造的粤港澳3D打印众创空间获评2020年度“广东省众创空间”。(本报1月25日03版)
珠海一直是一座富有创新创造基因的城市,近几年来,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建设上彰显大力度、大手笔,取得的成效也有目共睹。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才能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浇灌出产业创新发展的“繁花满枝”。
推动企业孵化载体建设,企业是主体。一方面要围绕新产业培育一批孵化器,顺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着力建设专注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孵化器,带动一批头部企业、重点企业围绕产业链强链延链育好专业孵化器,为创新经济蓬勃发展提供高能级生态圈;另一方面要围绕新技术打造一批孵化器,集聚优质创新资源,集合优势科创力量,通过深化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设立“孵化器办事处”等途径,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科研转化与经济发展结合上力求新突破,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孵化器,为高质量发展铺设“超级跑道”。
“栽棵梧桐树,引得凤还巢”。加强专业化的孵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要树立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拘一格选人才的鲜明导向,大力吸引各类人才从事科技孵化载体的服务和运营工作,加快建立一支包括企业联络员、创业辅导员和创业导师等在内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让全社会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粤港澳3D打印众创空间为入驻团队提供融资对接、法律咨询、资源对接、创业辅导、经验分享、项目合作多种服务,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要总结提升。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珠海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矢志不渝地向创新驱动要答案,做好科技孵化载体建设这篇大文章,让科技孵化载体为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蒋毅槿见习记者林琦琦)“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数量充足的家政服务人员队伍,才能让更多的家庭招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