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航(左一)帮贫困户张海生解决上户口难题。
赵航鼓励贫困户张海生发展家庭养殖业。
从产业项目林立的珠海保税区,到群山环绕的茂名信宜市,距离大约为400公里,驱车至少需要5个小时。
赵航是珠海保税区管委会驻茂名信宜市北界镇金坡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2016年4月,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主动报名参加珠海对口帮扶茂名任务,成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近5年来,赵航一直把服务群众放在工作首位,用心用情开展帮扶工作,全心全意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当好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大力发展产业,引进特色项目;发放百香果、香水柠檬、马铃薯种苗及鸡苗,发动群众发展家庭种养业,开展消费扶贫助民增收;扶贫先扶智,修缮村小学、发动企业捐资助学;扶贫更扶志,实施就业帮扶,组织农业与劳动技能培训;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村民服务中心、修建村民文化广场,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珠海保税区来到信宜市北界镇金坡村进行驻村扶贫,赵航为村里干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
采写:本报记者李灏菀张景璐实习生徐榆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让贫困群众锅中有粮眼里有光
“只见一名将近50岁的瘦弱汉子,呆愣地坐在家徒四壁的老房子门口,双目茫然地看着杂乱无章的院子发呆,听到动静,才缓慢地抬起头来,黝黑的面庞上写满了惆怅。”赵航回忆起2016年第一次到贫困户张海生家走访时的场景。初次见面时他木讷的眼神、布满沧桑的脸庞,令赵航至今仍记忆犹新。从那时起,赵航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贫困群众改变现状,让贫困群众锅中有粮、眼里有光。
经过进一步接触,赵航了解到张海生、梁嫒凤夫妇一家8口人,有6个孩子,最大的读高中,最小的才4岁。面对6个孩子每年生活费、杂费等巨大开支,这家人入不敷出、生活极其困难,属于因学致贫;梁嫒凤及较年幼的3个孩子还没有户籍,因此无法享受低保政策。
赵航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如何帮助该户解决户籍并增收脱贫,成为他心中最牵挂的一件大事。
除平时对该户进行捐衣、捐物等直接帮扶外,2017年金坡村评低保户时,在赵航的建议下,经村委会议研究及村民代表大会投票通过,张海生一家终于被评上低保户,极大地缓解了该户民生保障难题。
要解决户籍历史遗留问题,涉及部门、手续繁多,仅凭张海生自己根本无法解决。赵航利用周末个人休息时间,和村干部一起带着梁嫒凤到其出生地反复寻访、取证,又带着3个孩子在村里到镇派出所之间来回奔走……历经一个多月,终于解决了梁嫒凤和3个孩子的户籍问题。
拿到新户口簿那天,张海生夫妇拉着赵航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张海生逢人就说:“多亏了驻村干部赵航的帮忙,不然我老婆和3个孩子的户口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解决。”
自从张海生一家人都有了户籍,全户落实了低保,真正做到应保尽保,生活压力也减轻了不少。接着,赵航又开始琢磨如何帮助该户增收,他一方面鼓励张海生自力更生、增强自主脱贫信心,另一方面通过就业帮扶、产业帮扶、教育帮扶等措施“多管齐下”。在赵航的帮助下,张海生一边担任了村保洁员,一边搞起了“副业”。原来,赵航在入户走访时,发现张海生擅长养殖,便积极发动其发展家庭养殖业,还帮其申请产业扶贫“以奖代补”,单奖补这一项就增收约1.7万元,每年还有一笔可观的养殖收益。
梁嫒凤也被推荐到村里扶贫产业基地工作,家里读书孩子全部落实了教育补贴政策,其中两个孩子还被赵航推荐给爱心企业作为助学对象……在赵航的帮助下,再加上张海生自身努力,截至2019年年底,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63元,大大高于当年省脱贫标准8266元。
“穷帽子必须摘,但不能一辈子靠政府,我也想自己去闯一闯。”张海生信誓旦旦地说。看到干劲十足、眼里有光的张海生,赵航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特色产业经营拓宽扶贫道路
一株株葱茏的香水柠檬树挂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实,贫困群众在果园中辛勤劳作,这是金坡村柠檬产业示范基地的一处场景。
“基地种植的台湾四季香水柠檬是新引进的一个品种,四季挂果产量高,汁多皮薄,香气浓郁,市场销量也特别好。”赵航说,他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走一走,“来看一看柠檬的长势情况,才觉得安心、踏实。”
金坡村从2016年年底开始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项目,目前已在村内建成“柠檬产业示范基地”“金种子农业观光生态园”两个扶贫产业基地,均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经营。在两个产业基地基础上,赵航还附加实施了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为全村有劳动力贫困户34户150人每人每年带来分红819元,年户均分红3600元。
“柠檬产业是一个具有"造血"功能的长效产业,对解决贫困户脱贫问题和巩固脱贫成效都具有重要意义。”赵航说,金坡村下一步要把扶贫产业做大做强,逐步将产业基地打造成为集种植养殖、带贫益贫、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龙头产业项目,从而达到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的目的。
此外,赵航依据贫困群众自身愿望,实施项目“跟着群众意愿走”的扶贫新方式,向单位申请帮扶资金约20万元,通过免费派发鸡苗、马铃薯种苗、百香果种苗等方式,发动贫困群众大力发展可持续增收家庭种养业;通过帮扶到户到人,发展家庭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在就业帮扶方面,珠海保税区有针对性投入扶贫资金约40万元,通过实施“数字X线摄影系统(DR)出租项目”“疫情期间贫困户就业帮扶项目”,为金坡村创造8个公益性岗位,经赵航组织发动,成功解决了4名有劳动力贫困户与4名弱劳动力贫困户就业难题。
记者获悉,2016年至2020年期间,珠海保税区共向金坡村投入区财政扶贫资金达420万元,用于该村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性项目、贫困户慰问、基础设施项目等,实施各类帮扶项目约40个。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赵航表示,正在编制2021年上半年对口帮扶工作计划,重点是进一步筑牢扶贫项目风险防控机制和长效发展机制,提高扶贫项目质量,巩固夯实脱贫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金坡村早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将一如既往地用心用情做好后续帮扶工作,继续当好贫困群众的贴心人。”赵航说。
新闻推荐
苏兆征珍贵文物暨香山历史文化新资料捐赠珠海博物馆仪式现场。本报记者朱习摄本报讯记者郭秀玉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