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路口公交总站车辆站场容量已较为饱和。
1995年6月,珠海金湾机场正式通航;2012年12月底,广珠铁路、广珠城轨先后通车;2018年10月24日,连接粤港澳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40年来,珠海从昔日的“交通末梢”逐步成为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
尤其是“十三五”以来,珠海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快跑”,“海陆空铁”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金琴快线、洪鹤大桥、香海大桥、鹤港高速、珠机城际等重点交通项目相继开工,举全市之力向初步建成可达国际、湾区互通、宜业宜游的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枢纽奋力迈进。
今年珠海“两会”期间,多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珠海的交通规划、道路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等难点、焦点问题建言献策。
文/图:本报记者陈新年
拆除有轨电车一号线
在今年珠海“两会”上,市政协委员王迎奎等提交了《关于拆除珠海市有轨电车一号线的建议》的提案,该提案引起了广大媒体的关注。
记者走访
日均投入10多万元乘客仅三千多人次
2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华发未来荟的有轨电车一号线起点站看到,站台的出入口处挂着一张“暂停营运”告示牌;站台内的电子信息牌显示“上冲小镇暂停服务”。
据有轨电车公司负责人介绍,有轨电车一号线自2017年6月13日运营至今,客流量不是很稳定。初始是免费乘坐,客流高峰时日均六七千人次。开始收费后,日均客流只有三四千人次。2018年底执行“全城一元公交”后,日均客流达四五千人次。2020年,受疫情影响,日均客流也就三千多人次。
“客流上不来,除了有轨电车没有形成路网外,另一个原因是技术还不够成熟。”该负责人表示,有轨电车运营至今,尽管有专业人员对车辆、线路进行维护保养,但还是多次出现故障。
据悉,2020年4月,有轨电车公司从原来的城建集团划入公交集团。目前,有轨电车公司人员达102人。“这几年,公司运营成本每年需要4000多万元,由于车辆是新的,而且是进口的,运营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该负责人说。
委员声音
有轨电车利用率低拆除可缓解交通压力
王迎奎认为,拆除有轨电车一号线的理由有三个。第一是利用率极低。有轨电车一号线自2017年开通以来,并没有对城市的公共交通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还占用了梅华路的道路资源,影响了正常的交通运行;第二是影响了珠海的城市形象。每天除早晚高峰外,大部分是空载或承载几个人在运行,对于一个旅游城市来说,给人的感觉是“珠海太没人气了”;第三,严重的亏损已经不允许有轨电车一号线再继续存在。
王迎奎称,目前,这条线路已成为城市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障碍。如果拆除,可以使梅华路的车辆通行率增加30%以上,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具有意义。
同时,王迎奎告诉记者,1月22日起,有轨电车停运后,公交集团同步开通了“上冲TOD小镇-水拥坑”临时高峰线路,并对B5、B6等公交线路进行相应优化。“经过几天的运行情况来看,整个梅华路的公共交通并没有因为有轨电车的停运而受到影响。”
为此,王迎奎建议应早日拆除有轨电车一号线,恢复原梅华路正常道路运行。同时,适当调整水拥坑海天公园至上冲的公交线路,保证城市公共交通正常运行。
提升西部地区公交服务
珠海“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赵洁萍提交了一份《提升珠海市西部地区公交服务,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体系建设》的建议,内容为优化西部地区现有的公交线路,科学谋划西部地区公交站场,全面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与出行的幸福感。
记者调查
西部公交配套不足周边群众出行不便
据了解到,珠海市推出“全城一元公交”惠民政策后,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增多,日均客流约107万人次,对比调整前一周日均客流95.4万人次增长约11.6万人次。
金湾区位于珠海市西部,与市区距离约1个小时的车程,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为公交车。截至2020年12月底,西部地区共有公交线路108条,共投入营运车辆963台,每日运行4838.5个班次,线路日均客流35.8万人次。其中,在金湾区(含途经湖心路口)运行的公交线路共有51条,共投入营运正班车辆634台,日运行2815个班次,公交服务范围覆盖金湾区大部分区域以及通达斗门、高栏、香洲、拱北、吉大等地。
但三灶、红旗两镇不少居民认为,西部地区的公交服务仍落后于社会发展。随着湖心路口公交换乘中心的建成,大量公交线路进行了调整,不少原途经红旗镇的线路取消了红旗镇站点,红旗镇公交服务被边缘化,给周边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同时也有反映,存在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班次不够密集、末班车时间早、等待时间长等现象。
代表声音
优化西部公交线路科学谋划公交站场
赵洁萍代表称,根据珠海市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定位,西部地区将是珠海市的产业中心、交通中心和城市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海陆空核心交通枢纽和经济特区活力品质幸福新城,在打造立体多元交通体系的大战略布局下,提升珠海市西部地区的公共交通服务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
为此,赵洁萍建议要优化西部地区现有的公交线路,科学谋划西部地区公交站场。
谈到优化西部地区现有的公交线路时,赵洁萍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珠海市需要实现大量人才、劳动力资源流动。但是,三灶和红旗两镇均有大量居民因工作需要每日从西区往返拱北、横琴,原有的直达线路被取消后,需换乘几趟才能到达,上班通勤时间拉长,群众出行不便。对此,她建议恢复分别从三灶、红旗直达拱北口岸和横琴口岸的专线。
同时,针对在金湾区市民中心的工作单位集中、工作人员众多,上下班搭乘压力大的实际情况,建议合理增加或加密班次、缩短等待时长,优化市民上下班时间段的公交服务。
此外,赵洁萍还建议出台全市范围内适用的关于鼓励企业设立通勤班车的支持政策。她称,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下,大量外来企业纷纷落户珠海市,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立通勤班车的福利制度,此举不仅能够大大减轻上下班高峰时段员工的搭乘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路上的交通压力,值得提倡。对于设立通勤车制度的企业,可适当给予一定的补助,鼓励更多企业采用该制度,共同为打造最优交通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在谈到科学谋划西部地区公交站场时,赵洁萍表示,目前金湾区现有的湖心路口公交换乘中心、红旗总站、三灶总站、三灶车场等站场容量已较为饱和,金湾区、斗门区现有的公交站场从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以及建设规模上而言,已不能满足珠海市现今的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群众的出行需求。因此,建议尽快研究西部地区公交站场建设规划、配套设施等事宜,通过科学谋划,建立与珠海市未来发展经济规模、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交站场,全面提升珠海市民的生活品质与出行的幸福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吴梓昊)垃圾堆变凉亭、废猪栏变公园、雨污分流、三线下地……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如火如荼,斗门区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