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9日,人民日报记者贺林平分别以“融入大湾区空间更广阔”“我为港珠澳大桥通5G”为题,报道了澳门药厂进驻位于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后产值得到快速增长,以及港珠澳大桥网络建设党员突击队队员克服重重困难15天建成24个5G基站,为珠海不断加快珠澳合作开发横琴步伐、助力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点赞。本报今日全文转载这两篇文章,敬请垂注。
“每次来都有新收获,对未来发展就多一份信心。”澳邦制药(横琴)有限公司技术发展总监刘帝恒,每周都要跑一趟珠海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这一次,他跟产业园副总裁冯准敲定了新建口服汉方中成药厂的细节……
“第一期投产预计年产值7亿元。”刘帝恒说,“比公司目前的产值增长30多倍。”
受制于当地市场规模等因素,主要生产外用中成药的澳门澳邦药厂成立10多年来,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落地广东珠海横琴新区后,澳邦制药(横琴)有限公司2017年完成注册登记,确定入驻园区孵化区。
这一孵,就孵出了名堂。刘帝恒说,产业园一头连着内地丰富的人才资源;一头打通产品走向全球的渠道,还配备了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和通过中国及欧盟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中试车间。“拥有高端的公共研发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过去想都不敢想。”
刚入驻时,澳邦公司就和产业园共同向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申请100万元的研发资金,对旗下产品莲花万应膏进行纳米化改良,计划今年一季度在澳门上市。产业园还协助澳邦筛选、优化了莲花万应膏等品种的外用药,完成在莫桑比克的植物药注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让刘帝恒对“十四五”充满期待。“未来5年,澳邦会把发展的重心放在大湾区。”他说,公司将跟产业园合作,建设一个规模更大的新厂,目前已完成可行性论证。
2020年10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允许在澳门完成注册的中成药到大湾区销售;11月25日,国家八部门联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支持在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中医药产业……一次次政策利好,更坚定了刘帝恒的信心,“在产业园支持下,我们正加速研发经典方口服中成药,同时积极争取通过相关程序获得内地GMP认证。”刘帝恒说,融入大湾区,相信企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珠海横琴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横琴新区实有澳资企业3575家;2020年新登记澳资企业1395家,同比增长67.47%。产业园孵化区2018年底落成至今,注册企业186家,其中通过产业园平台培育的澳门企业44家,占注册企业的23.65%。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晓君实习生黄维千里无云,万山高耸,弯弯曲曲的山路如长长的白练一般,自山脚绕入云端,将学校、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