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振华
“市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生态""绿色",要求珠海擦亮生态环境金字招牌,建设宜居安居的魅力城市。市生态环境局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珠海高质量发展;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手段,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新标杆。”近日,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经纬接受采访时说。
张经纬指出,《2021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期间珠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肯定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十三五”期间,珠海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2020年PM2.5指数下降到19微克每立方米,为五年来最好水平;前山河流域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53条问题河涌整治全面开工,17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实现“不黑不臭”;全市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十三五”期间,珠海市荣获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市政府工作报告立足新起点,明确提出珠海市"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全面安排。”张经纬说,《2021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推动臭氧、颗粒物与氮氧化物协同控制,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严格管控重点涉气污染源,禁止黑烟车上路,推进城市物流用车、公务用车、出租车电动化;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推进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专项攻坚;完善建设用地联动监管机制,防范土壤污染;持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
“报告指出生态领域还存在短板,要求建设一批污水治理、固废处理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张经纬表示,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按照报告的要求和部署,巩固拓展“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努力推动“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具体来说,将着重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谋划“十四五”重点生态环境项目,按照“科学谋划、未雨绸缪、适度前瞻、动态管理”的原则,以优化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科学治理各种污染为目的,进一步编制水、海洋、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等生态保护领域规划。
二是陆海统筹做好水生态治理保护,加强入海河流综合整治,建立黑臭水体测管联动机制,加快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智慧监管系统建设。
三是科技创新引领精准治理大气污染,强化臭氧污染攻坚技术攻关,加强VOCs(挥发性有机物)源头防控,探索碳排放达峰可行路径,引领低碳发展潮流。
四是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联动机制,确保全市土壤的安全开发利用。
五是补齐珠海市固体废物处置短板,加快推进中信生态环保产业园餐厨垃圾处理一期、珠海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绿色工业服务中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项目建设,推进“无废城市”示范创建,持续提升危险废物监管能力。
六是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环境评价工作制度,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完善行政执法容错纠错机制,对轻微违法行为以帮助整改为主,实现环境保护与产业经济平衡发展。
新闻推荐
□沈峰3月17日,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与珠海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型学徒制、专业建设、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