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永莲在自家的菠萝地里。春分刚过,大量神湾菠萝集中上市,神湾镇果农邱永莲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日子。提起邱永莲,不少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肥婆菠萝”。15年前,邱永莲用自己的外号“肥婆”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肥婆菠萝”商标,现如今,这个品牌已经越叫越响。
与菠萝打交道25年的邱永莲不断求新求变,不仅开发了线上菠萝销售平台,还开了一间菠萝饭店,准备起了菠萝农家乐。3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神湾,听邱永莲讲述她与菠萝的“酸甜故事”。
文/图 本报记者 李鑫 实习生 林彦燊
凭借一股韧劲把生意做起来
邱永莲与菠萝的故事最早要追溯到1996年,那时的她33岁,常常挑两箩筐菠萝在路边卖,“那时小孩还小,家里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凭着一股韧劲,邱永莲慢慢把生意做了起来。
经过一年的摆摊历练,邱永莲学会了不少本领,也培养了敏锐的商业直觉。1997年,香港回归,来大陆旅行的香港人逐年增多。邱永莲意识到只是摆摊卖菠萝是没有出路的,她立刻借钱“捣鼓”出了一个大果园,并积极联系旅游团,利用香港游客经斗门港返程的机会,让香港游客途经斗门大桥前吃上一口菠萝,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了45辆旅游大巴。
“因为我长得胖,一些老顾客就叫我肥婆、肥婆,一来二去,肥婆菠萝出了名。”邱永莲笑着说。“肥婆菠萝”名气很快传了出去,2000年,香港亚洲电视曾派出节目组来报道她的菠萝。2006年,邱永莲趁热打铁,申请了“肥婆菠萝”商标。
“我们围着菠萝转,什么都要多尝试”
神湾镇斗门大桥前一栋5层高的居民楼矗立在旁,楼顶挂着“肥婆菠萝果场”,这是邱永莲多年如一日辛勤劳动换来的劳动果实。巨幅广告下,一楼是“肥婆菠萝”饭店,外墙上贴着大幅广告菜单,菜单上图文并茂清晰展现菠萝特色菜肴,其中有“菠萝酸姜黄牛肉”“菠萝生炒骨”“菠萝焖土鸡”等等。
“这家餐厅是三年前开的,生意还算不错。”邱永莲站在大幅菜单前向记者介绍。这间餐厅约有200多平方米,共有20多张餐桌,包厢内还悬挂着邱永莲采摘菠萝的照片。邱永莲表示,开办这家餐厅是为了在售卖菠萝的基础上,拓宽菠萝的销路,挖掘菠萝的菜品内涵,增加其附加值。
“我们围着菠萝转,什么都要多尝试。”数年前,邱永莲创建了“神湾肥婆菠萝农场”微信公众号,积极发文宣传;去年疫情期间,邱永莲儿子与朋友自行研发了集售卖、评价、快递查询为一体的小程序,“小程序效果不错,现在每天都能卖出几百斤菠萝。”邱永莲说。
在距离饭店不到十分钟车程的地方,还有好几片菠萝地,这是邱永莲下一步的经营重点。“我打算在这里加盖棚屋、烧烤炉和鸡场,改建停车场和道路,做农家乐,客人来了既能摘菠萝,也能吃菠萝美食。”谈及未来,邱永莲满怀期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吴梓昊)12日下午,省名师工作室黄珍工作室主持人黄珍及其团队成员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赵刚、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