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进近管制中心新建终端管制大楼正式实施对空指挥
珠海进近管制中心新建终端管制大楼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吴国颂通讯员王威达何曜东
“东方6669,珠海进近雷达看到。”3月23日零时,随着管制员赵伟东发出管制指令,珠海进近管制中心新建终端管制大楼正式实施对空指挥。这个守护粤港澳大湾区天路的新建终端管制大楼,被业内誉为“最强终端大脑”。它将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注入新的动力。
匹配未来8年区域航班增量需求
珠海进近管制中心肩负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澳门国际机场三大民航枢纽机场,部分广州、惠州机场的飞越航班以及深圳南头、珠海九洲、珠海莲州、中山雄鹰四个直升机机场提供不间断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它是我国第一个独立于机场之外的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机构,也是继“北上广”之后第四大终端管制区,更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空中交通枢纽。自1999年起在南海之滨珠海成立,如它安全运行了22个年头。由于原有基础配套限制,物理扇区开放已趋饱和,无法满足未来航班增长需求。为此,珠海进近新终端管制项目应运而生。
据介绍,珠海终端区改造工程是空管系统协同国家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工程。项目于2018年7月动工建设,新建终端管制大楼建筑面积2880平方米,投资共1.63亿元,提供24套(46台)终端席位。新终端大楼的投入使用,将提升物理席位的规模为原有的3倍,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空域优化、扇区调整工作奠定坚实的设备基础,匹配未来8年区域航班增量需求。
新旧系统实现精准对接
据介绍,为确保转场工作思路清晰、组织科学、步骤明确、稳步推进、万无一失,珠海进近管制中心各部门全员行动。3月22日晚9时30分,珠海进近管制中心的新终端大楼内,蓝天班组执勤人员已全部准备就绪。在平稳度过13天的过渡运行后,当晚将迎来重要时刻:零点过后,新的终端大楼将投入正式运行。带班主任魏明宇在详细了解现场的运行情况后,召开了班前例会,各扇区按照既定方案开始了交接班程序。
“雷达设备运行情况检查……正常,甚高频通信效果检查……良好,终端区天气趋势……空域使用情况……跑道运行模式……”23时30分,管制大厅现场显得格外繁忙,一句句指令正高效有序地从这里传出,引航着南珠三角上空的一架架航班安全起降。
珠海进近管制中心转场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及厂家负责人也早早守在了新管制大厅现场,一起等待见证历史性时刻的到来。零点一过,一切如常,在空中机组毫无觉察之下,粤港澳大湾区空中交通枢纽新的“心脏”开始跳动。
集现代化、高科技、智能化为一体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新终端管制大楼设计着眼未来,集现代化、高科技、智能化为一体,设备国产化率超过70%。其中实现完全国产化的空管自动化系统“莱斯”、高度国产化的备用系统“华泰英翔”,能满足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实际需求。另外,设备在操作性方面更加契合我国管制员使用习惯和需求。
以莱斯主用空管自动化系统为例,它装载128根雷达信号线、256个雷达信号接头,管制“千里眼”名副其实。新自动化系统具备更高效的雷达处理、飞行计划4D剖面计算以及全面的安全告警机制,告警种类也由原先的4种增加到10种。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在新终端建设期间,同步自主开发了准确率超过97%的管制指令语音识别系统,建立了10余万条管制指令语音标注数据库。系统通过接入空管自动化系统数据,不但能识别管制员发布的指令和机组复诵,同时还能够判断指令和飞行员操作的匹配性,并提供不一致性告警功能,帮助管制指挥更加高效、智能、优质。
新闻推荐
“3·15”期间,珠海农行积极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月系列活动。农行珠海分行供图紧紧围绕新形势下消费者保障服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