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廖明山陈雁南报道:3月28日下午,副省长李红军来到珠海,考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市体育中心的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调研指导珠海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参加调研。
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许多学生和校内员工正在排队等候接种疫苗,现场繁忙而有序。李红军一行参观了接种区、留观区、急救区等区域,详细了解医疗器材、救护车配备情况。李红军与留观区的学生、校内超市员工进行亲切的交谈,询问他们接种疫苗后的身体状况。
在市体育中心接种点,篮球馆内搭建起一所临时医院,接种室之间设有挡板,市民在外面等待叫号,现场秩序井然。李红军一行参观了候诊区、接种区、留观区、异常反应处置室、冷链区等,详细了解疫苗接种流程、时间安排和珠海市疫苗接种进度。李红军充分肯定临时接种点的功能区域设置和人员引导管理,并慰问现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
李红军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快疫苗接种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区分轻重缓急,加快推进各类人员的疫苗接种工作。要优化疫苗接种便民服务,推动到工业园区、大型企业、高校等人员集聚区设置临时流动接种点,多渠道开放预约途径,适当调整疫苗接种时间,满足各类人群的多样化需求。要严格落实疫苗的接收和储存管理责任,精准安排配送计划,保障疫苗的运输调配。
市领导肖展欣、阎武参加活动。
相关链接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1亿剂次
据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2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截至3月27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1亿剂次。国家卫健委官网也第一时间发布各地累计接种最新数据为10241.7万剂次。自3月24日我国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日报制”以来,每日新增接种均超300万剂次。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根据国际疫情形势以及传染病防控的经验总结,加快疫苗接种,是当前有力的防控手段。我国正在安全、有序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国家卫健委已经向部分省份派出工作组,支持和指导当地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国家卫健委已组织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出台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供预防接种单位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过程中遵守。
针对新冠病毒灭活疫苗2剂接种间隔问题,《指南》明确,建议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大于等于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接种。关于不同疫苗产品能否替换的问题,《指南》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单位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各地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人群的接种工作,集中力量在疫情发生风险高的大中型城市、口岸城市、边境地区开展接种。”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发布会上介绍,将先期安排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高等院校学生及教职工、大型商超服务人员等人群接种疫苗,稳步推进60岁以上、慢性病等人群接种,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
新闻推荐
珠海市五院联合平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宣教活动 提醒市民如何预防结核病
义诊活动现场。本报记者张洲摄本报讯(记者康振华)2021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