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带着女儿细心制作风筝。本报记者吴长赋 摄
本报讯(记者刘雅玲)为了让亲子家庭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同时提升亲子情感,3月27日上午,由荷塘社区党委、社区妇联主办,珠海市乐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放飞纸鸢·祈福吉祥”清明节手工风筝制作活动在荷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
本次活动共吸引28名亲子参加。“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传统习俗有扫墓、踏青、放纸鸢等。”活动开始,社工通过讲解清明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引入主题,随后带领大家体验非遗手工——来自有着“中国鸢都”之称的潍坊的纸鸢。社工通过视频向亲子家庭介绍纸鸢的制作方法,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继承这项“非遗”传统。
雄伟的老鹰、轻盈自若的蝴蝶、小巧可爱的燕子一下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大家拿到材料后迫不及待地和爸爸妈妈分工制作,“妈妈,我画燕子的尾巴,你画燕子的身体,我要画个彩色的尾巴……”活动现场,每对亲子都化身成手艺人,细心地将风筝拼整、上色。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一个个五彩缤纷的风筝活灵活现起来,孩子们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姐姐,这是我和爸爸一起做的老鹰风筝"猎鹰一号",下午我要和爸爸一起去广场放飞!”
新闻推荐
珠海市出台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新政,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展精准帮扶 设置五类岗位 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本报讯记者王芳报道:本市户籍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可申请应聘公益性岗位。近日,珠海市人...